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观盐井二首(其一)赏析

观盐井二首(其一)

宋 · 袁说友
桔槔汲水三千丈,顷转轮馀一日回。
蓑笠傍城埋井底,皮囊挈出卤泉来。

注释

桔槔: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类似杠杆原理。
三千丈:极言水深,夸张说法。
顷:古代时间单位,相当于片刻或一会儿。
轮:指桔槔上的轮子。
馀:剩余,此处指一圈下来还有一段时间。
回:回流,指水循环。
蓑笠:渔夫或农夫所戴的防雨用具。
埋井底:隐藏在井下。
皮囊:用动物皮制成的袋子。
卤泉: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也指盐湖或盐井中的水。

翻译

桔槔汲取的水有三千丈深,转动一圈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回流。
蓑衣斗笠藏在城边的井底,用皮囊提着盐卤泉水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袁说友观看盐井的情景。他以奇特的想象力,将盐井的汲水过程夸张为“桔槔汲水三千丈”,形象地展现了盐井深邃和劳作的艰辛。"顷转轮馀一日回"进一步强调了汲水过程的缓慢和循环往复,仿佛一天的时间仅够水车转动一次。

接下来的两句,“蓑笠傍城埋井底,皮囊挈出卤泉来”,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盐工们艰辛的工作场景:他们穿着蓑衣斗笠,像井底的劳动者,用皮囊装着从盐卤泉中提取的卤水,这是制盐的重要原料。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盐井生产的实况,也表达了诗人对盐工们辛勤劳作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盐井的独特风貌和盐工们的辛勤生活,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