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雪后歌
明 · 王世贞
蓟门十月玄风起,吹尘夜合滹沱水。
似猬还应缩马毛,先车竟复纷狐趾。
岁暮天涯已足愁,何当雨雪重淹留。
沾裘起粟声频禁,龟手垂鞭冻不收。
慄慄危桥冰柱折,遥遥孤戍铜龙咽。
江头已断河伯书,海上能凋使臣节。
蓟门道旁烟火微,蓟门城中有光辉。
流苏凤暖胡姬馆,韎韐貂轻公子衣。
百盏深巡浑不醉,千场纵猎未言归。
复有董仇持汉权,邀迎戚里罄交欢。
解以重帏违昼夜,能将炙手变炎寒。
此时谁惜空门卧,此际谁歌行路难。
雨雪偏摧蓟门客,丈夫毋为厌偪侧。
不见临河征戍儿,暮枕雕戈照霜色。
似猬还应缩马毛,先车竟复纷狐趾。
岁暮天涯已足愁,何当雨雪重淹留。
沾裘起粟声频禁,龟手垂鞭冻不收。
慄慄危桥冰柱折,遥遥孤戍铜龙咽。
江头已断河伯书,海上能凋使臣节。
蓟门道旁烟火微,蓟门城中有光辉。
流苏凤暖胡姬馆,韎韐貂轻公子衣。
百盏深巡浑不醉,千场纵猎未言归。
复有董仇持汉权,邀迎戚里罄交欢。
解以重帏违昼夜,能将炙手变炎寒。
此时谁惜空门卧,此际谁歌行路难。
雨雪偏摧蓟门客,丈夫毋为厌偪侧。
不见临河征戍儿,暮枕雕戈照霜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燕山雪后歌》描绘了冬季燕山地区大雪之后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首句“蓟门十月玄风起,吹尘夜合滹沱水”展现了冬季寒风劲吹,尘土飞扬的场景,滹沱河水也被冻得结冰。接着,诗人通过“似猬还应缩马毛,先车竟复纷狐趾”形象地写出马匹和车辆在严寒中的困顿。
诗中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岁暮天涯已足愁,何当雨雪重淹留”,感叹他们身处偏远之地,又逢恶劣天气,倍增思乡之愁。接下来的诗句“沾裘起粟声频禁,龟手垂鞭冻不收”细致描绘了士兵们衣着单薄,冻得皮肤生疮,连驾驭战车都困难重重。
“慄慄危桥冰柱折,遥遥孤戍铜龙咽”写出了桥梁脆弱,戍楼铜龙(可能指报警器)因寒冷而发出低沉的声音,渲染出荒凉与凄冷的气氛。诗人感慨“江头已断河伯书,海上能凋使臣节”,暗示了边疆局势的严峻。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京城的奢华生活仍在继续:“蓟门道旁烟火微,蓟门城中有光辉”,贵族子弟们在胡姬馆中享受温暖,穿着华贵的服饰。他们纵情饮酒狩猎,忘却了边关的苦难。
最后,诗人批评那些权贵人物,“复有董仇持汉权,邀迎戚里罄交欢”,他们只顾享乐,不顾边疆将士的疾苦。诗人感叹,自己宁愿独守清贫,也不愿参与这种权贵的交际。“雨雪偏摧蓟门客,丈夫毋为厌偪侧”呼吁男子汉们不应被逼迫,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以雪后的燕山为背景,通过对比京城的奢华与边关的艰苦,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同情以及对权贵生活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