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礼春怀十首(其四)
宋 · 黄庭坚
久无长者回车辙,仲蔚门墙映野蒿。
稍觉春衣生虮虱,南窗晴日照爬搔。
稍觉春衣生虮虱,南窗晴日照爬搔。
注释
长者:指有威望或年长的人。车辙:车辆经过留下的痕迹。
仲蔚: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借指无人来访的寂寥。
门墙:代指家宅。
野蒿:野生的草,象征荒凉和冷落。
春衣:春天穿的衣服。
虮虱:跳蚤和虱子,此处形容衣物的破旧和不洁。
南窗:南边的窗户。
晴日:阳光明媚的日子。
爬搔:抓挠,形容因瘙痒而的动作。
翻译
很久没有长辈来访,车辙印在门前渐渐消失仲蔚的宅院如今只有野蒿相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元礼春怀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久无长者回车辙"起笔,表达了对故人长者的思念和期待,暗示了时光流转,岁月沧桑。接着,"仲蔚门墙映野蒿"描绘了一幅寂寥的画面,以仲长统(汉代隐士)的典故,寓言自己寓居之处的荒凉,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稍觉春衣生虮虱"一句,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出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因环境不佳而感到生活的艰辛,春衣上滋生了虮虱,暗示了生活的困顿。最后,"南窗晴日照爬搔"以动作描绘,形象地写出诗人独自在南窗下晒衣驱虫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