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宋相国公挽辞二首(其二)赏析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其二)

宋 · 司马光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注释

邦光:国家的荣耀。
衮襚:帝王的葬礼礼服。
家宝:家族的珍贵物品。
素书:未染色的书籍,常指古代文献。
东阁:朝廷官员的聚会之地。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
西芒:西方,此处指墓地。
宅兆:墓地。
泉台:对死亡的隐喻,地下世界。
柏径:墓园的小路,柏树常见于墓地。
高文:高尚的文章,指文学遗产。
芬芳:比喻优秀的精神或文化。

翻译

华丽的礼服装饰着国君,家中珍藏的白纸书籍排列
朝廷官员聚集东阁已散去,西郊的新墓地显得冷清
黄泉之下再无清晨,墓园小径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唯有高尚的文章留存,芳香永续,如同古人的精神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家中珍宝和古籍书香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邦光华衮襚"一句,以华美的词汇描绘出家族荣耀的景象,而"家宝素书陈"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尊崇。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两句,通过对家庭旧居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东阁”和“西芒”可能指的是家中的不同区域,或是象征性的空间划分,而“簪裾散”和“宅兆新”则分别传达了时间流逝与新的开始。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泉水不再有清晨的回响,古老的柏树也不再辨识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强烈地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最后,"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坚守与尊崇。这里的“高文”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作品或是古代的文献,而“芬芳”则象征着文化遗产的香气和生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位学者官员对于个人历史、家族荣耀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缅怀,也是对于文学传承的一种坚定信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