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寇公祠赏析

寇公祠

明 · 王弘诲
陨星炎徼感忠魂,植竹公安节气屯。
当日楼台无地起,至今香火有祠存。
海山遗谶流南粤,锁钥标名寄北门。
莫问眼丁何处拔,朱崖流落有谁论。

鉴赏

这首诗《寇公祠》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对寇公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忠诚、气节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联“陨星炎徼感忠魂,植竹公安节气屯”以“陨星”比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精神如同陨星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的痕迹;“炎徼”则暗示了边疆之地,这里借以象征寇公的忠诚与勇敢。而“植竹”则寓意着寇公的气节如竹般坚韧不屈,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颔联“当日楼台无地起,至今香火有祠存”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对寇公事迹的追忆与怀念。昔日的楼台或许已不在,但寇公的精神与功绩却通过后人的祭祀得以传承,成为永恒的记忆。

颈联“海山遗谶流南粤,锁钥标名寄北门”进一步扩展了主题,将寇公的事迹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里的“海山遗谶”可能是指寇公留下的某种预言或象征,而“南粤”与“北门”则分别代表了南方与北方,暗示寇公的影响跨越地域界限,其精神与功绩被广泛传颂。

尾联“莫问眼丁何处拔,朱崖流落有谁论”以疑问的形式收尾,既是对寇公事迹的深沉思考,也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这里的“眼丁”可能指眼睛中的小点,象征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思考;“朱崖”则是地名,此处可能暗指寇公的流放之地。整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同时也蕴含了对正义与忠诚的呼唤。

综上所述,《寇公祠》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歌,更是对忠诚、气节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真相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