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门
?关吞六国,临海望三山。
仙舸将风解,延舆载鲍还。
空令胸石阙,相对愧苍颜。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秦门》,作者是明代的谢肃。这是一首表现对历史教训深刻反思和对昔日强权帝王批判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秦始皇一系列暴行的回顾,表达了对劳民之举的谴责以及对个人英雄气短视的讽刺。
"秦帝何多?" 这句直接提出问题,质疑秦始皇为何如此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反映出诗人对秦始皇暴政的不满和批判。"劳民不暂闲" 强调了秦朝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没有给予他们任何休息的机会。
"开关吞六国,临海望三山" 描述了秦始皇大一统的野心和对外扩张的行为。"开关" 指的是开辟边疆的关隘,"吞六国" 则指秦统一六国的过程,而"临海望三山" 表现出他想要将帝国的版图延伸到海边和远方的山脉。
接下来的 "仙舸将风解,延舆载鲍还" 描写了秦始皇巡游天下的奢华场面。"仙舸" 是神奇的船只,"将风解" 则形容这船似乎能够控制风力,"延舆" 指的是长长的御舟,"载鲍还" 中的"鲍" 通常指的是海上的巨兽,但这里可能暗喻秦始皇的暴虐无道。
最后两句 "空令胸石阙,相对愧苍颜" 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自责。"空令" 指的是虚幻不实的命令或指示,"胸石阙" 比喻着沉重的心情,如同胸前压着一块巨石,而"相对愧苍颜"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帝王暴行的羞愧之情,以及面对这些历史不义之举时,内心的痛苦和忏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的暴政和奢侈,以及诗人个人的反思与自责,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词语解释
海望的意思:指海水逢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十六日或十七日)涨潮的现象。 明 李贽 《望海》诗之一:“望海不见海,海望欢声起。”...
劳民的意思:(1).使人民劳苦。《晏子春秋·谏下二》:“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人君以不义劳民为可危。”(2).贫寒劳苦的民众。 汉 贾谊 《过秦论》:“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史记·律书》:“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 柳亚子 《次韵和寰老》之一:“楼台金碧劳民血,清浅 蓬莱 沧海尘。”(3).谓奸巧的人。《商君书·农战》:“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
临海的意思:◎ 临海 Línhǎi[Linhai] 浙江省的县。位于省东部,人口100万,城市人口6万。浙江沿海陆上交通枢纽。甘蔗产量在省内占前列...
六国的意思:◎ 六国 liùguó[six states] 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三山的意思:(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
石阙的意思:(1).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 刘向 《说苑·反质》:“立石闕 东海 上 胊山 界中,以为 秦 东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南有 汉 荆州 刺史 李刚 墓……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间。” 清 许承钦 《次韵赠邓孝威》:“如衔石闕难为语,屡卸金貂不破愁。” 清 丘逢甲 《谒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诗:“石闕苔荒一径深,悲秋怀古此登临。” 徐迟 《凤翔》:“各地宗教文物,以及许多的古代宫殿,陵寝,寺庙,城墙,桥梁,石阙,砖塔,木塔……这一切都在他心上,...
仙舸的意思:游船的美称。 唐 畅当 《宿潭上》诗之一:“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嘉宾爱明月,游子惊秋风。”参见“ 仙侣 ”。...
相对的意思:◎ 相对 xiāngduì(1) [opposite;face to face]∶面对面;相向大与小相对(2) [relative]∶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3) [relatively;comparatively]∶比较来说相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