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二首(其一)
明 · 陈琏
昨日方离兖,今朝又至滕。
驿庭频遇客,寺舍少逢僧。
树老红成阵,山多翠作层。
城楼足清趣,何日许重登。
驿庭频遇客,寺舍少逢僧。
树老红成阵,山多翠作层。
城楼足清趣,何日许重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兖州前往滕县的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行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首句“昨日方离兖,今朝又至滕”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行程的连贯性,仿佛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一幅流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行进中的速度与节奏。
接着,“驿庭频遇客,寺舍少逢僧”两句,通过对比驿站中频繁遇见的行人与寺庙中稀少遇到的僧侣,展现了旅途中的两种不同景象。驿站作为旅途中短暂停留的地方,人来人往,充满着世俗的热闹;而寺庙则相对安静,僧侣较少,给人一种静谧与超脱的感觉。这样的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与繁华的不同态度。
“树老红成阵,山多翠作层”则是对沿途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老树的红叶与山峦的翠绿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这里的“红成阵”和“翠作层”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最后,“城楼足清趣,何日许重登”表达了诗人对滕县城楼的喜爱以及对再次造访的期待。城楼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往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底蕴,让人心生向往。诗人以“清趣”来形容城楼,既是对城楼本身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感受的一种表达。同时,对于未来再次登临的期待,透露出诗人对这次旅程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景观的欣赏,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