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宋 · 陈与义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并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龟:长寿的乌龟。息:气息。
支床力:支撑天地的力量。
石肠儿:坚硬的心。
非皮裹骨骨裹皮:骨肉紧密相连。
元绪:家族传统。
不慎口:行为不慎。
老桑:老桑树。
朽:衰朽。
游世:在世间游历。
磨不磷:磨砺不变。
石友:石头朋友。
六眸:通常指有眼睛,这里比喻有智慧。
话禅:谈论禅理。
点头:表示同意或理解。
翻译
一只老龟活千岁,生命气息如同支撑天地的力量。不知它何时孕育出这颗石心,不是皮包骨,而是骨包皮。
你家祖辈行事不慎,如今也如同老桑树一样衰朽。
我知道你在世间历练,磨砺不改本色,将成为修行者的石头朋友。
修行者不要轻视这只无眼的龟,试着和它谈论禅理,它会点头示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通过对一只古老龟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人生哲理。首句“老龟千年作一息”形象地写出龟的长寿,仿佛在漫长岁月中只有一刹那的呼吸。接下来的“天地并入支床力”则强调了龟的坚韧和力量,即使身体衰老,仍能支撑起巨大的重量。
诗人接着询问这只龟的来历,“何年生此石肠儿”,暗示其非凡的生命力和坚硬如石的内在品质。“非皮裹骨骨裹皮”进一步描绘了龟壳与骨骼紧密相依的形态,象征着龟的坚韧不屈。
诗中提到施觉心长老“君家元绪不慎口”,暗指长老可能因言语不慎而遭遇困境,如同老桑树一样易朽。然而,诗人相信长老有如石龟般的坚韧,无论经历何种磨砺都不会改变本性,因此邀请他成为“道人之石友”。
最后两句“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以幽默的方式提醒长老,尽管龟看似简单,但它或许能提供独特的见解,当谈论禅理时,它会用点头的方式表示理解或赞同。
整首诗通过石龟的形象,表达了对长老坚韧性格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