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其五)赏析

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其五)

明 · 袁华
闻道黄连破,吴侬喜欲狂。
渠魁竟授首,遐裔尽来王。
洗甲浔阳水,铭功赤壁冈。
总戎英且武,疑是郭汾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袁华在甲午年间行经丹阳途中所见所感。"闻道黄连破"暗指一场胜利的战役,可能是对敌军的挫败,吴侬(江南人)因此欢欣鼓舞。"渠魁竟授首,遐裔尽来王"进一步强调了敌军首领被擒,远方的部族也前来归顺,象征着领土的安定和秩序的恢复。

"洗甲浔阳水"形象地描述了士兵们清洗兵器,庆祝胜利的场景,浔阳江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铭功赤壁冈"则借用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典故,表示要将这场胜利的功绩铭记在赤壁的山岗上,寓意深远。

最后两句"总戎英且武,疑是郭汾阳"赞美了领军者的英勇与智谋,将其比作唐朝名将郭子仪,表达了对将领的敬仰和对胜利的赞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词语解释

赤壁的意思:◎ 赤壁 Chìbì[Chibi] 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汾阳的意思:(1). 汾水 之北地区。 春秋 时属 晋 。《国语·晋语二》:“中大夫 里克 与吾矣,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2).犹 汾 射 。《晋成帝哀册》:“韵隆 汾阳 ,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黄屋实不殊於 汾阳 即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阳 ,劳疑神於 藐射 。”...

来王的意思:指古代诸侯定期朝觐天子。《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孔 传:“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南齐书·萧赤斧传》:“ 世祖 嗣兴,增光前业,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远人,来享来王著其效。”...

铭功的意思:在金石上刻写文辞,记述功绩。《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铭功封石,倡呼而还。” 李贤 注:“为刻石立铭於 燕然山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吕望 铭功於 昆吾 , 仲仙 鏤绩於庸器。” 王闿运 《振威将军武提督碑》:“其先出于 武丁 ,铭功作族。”...

渠魁的意思:◎ 渠魁 qúkuí[head of an armed rebellious group or a hostile party] 首领;头领夜入贼巢,斩其渠魁...

授首的意思:◎ 授首 shòushǒu[be beheaded] 指投降或被杀秦楚合而为一,以临 韩, 韩必授首。——《战国策·秦策四》...

闻道的意思:(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吴侬的意思:吴 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儂”指 吴 人。 唐 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嚮 吴 儂。” 宋 张先 《喜朝天·清署堂赠蔡君谟》词:“佳景在,吴儂还望,分閫重来。”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游金山寺》曲:“误汲南泠,笑杀吴儂,不记《茶经》。”...

洗甲的意思:洗净甲兵,以便收藏。谓停止战事。《宋史·乐志十六》:“覆盂连瀚海,洗甲挽天河。”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疏表杰作》:“波澄海国,看王师洗甲而还。”《花月痕》第四八回:“ 剑秋 、 小岑 原是鋭意洗甲 长江 ,无奈 金陵 气数未尽,却钻出五个妖妇来。”参见“ 洗兵 ”。...

遐裔的意思:(1).后裔;远裔。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 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2).远方;边远之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司徒 华歆 举 寧 应选,公车特徵,振翼遐裔,翻然来翔。” 晋 张华 《鹪鹩赋》:“鵾鷄窜於幽险,孔翠生乎遐裔。”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 王琦 注:“遐裔,远方也。”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穷山遐裔之人,莫不稽首抃慄,俯伏内省,惟恐弗足称詔旨,当厚恩。”...

浔阳的意思:江名。 长江 流经 江西省 九江市 北的一段。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明 李梦阳 《浮江》诗:“万古滔滔意, 潯阳 更向东。” 清 赵翼 《庐山纪游》诗:“ 广陵 涛接 潯阳 涛,夜梦五老来相招。”...

总戎的意思:(1).统管军事;统率军队。《魏书·尉元传》:“臣以 天安 之初,奉律总戎,廓寧 淮 右,海内既平,仍忝 徐 岳。”《周书·武帝纪下》:“帝总戎北伐。”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吐蕃 不庭,詔 英王 为元帅,总戎西讨。” 宋 叶适 《亲征》:“ 太祖 、 太宗 未尝不自总戎; 真宗 之初,固已幸 大名 矣。”(2).统帅。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 唐 人称节度使为总戎; 清 时称总兵为总戎。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诗之五:“共説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仇兆鳌 注引 黄希 ...

郭汾阳的意思:指 唐 名将 郭子仪 。 安史 之乱平息以后, 郭子仪 功封 汾阳王 ,故称。 明 李梦阳 《秋望》诗:“闻道 朔方 多勇略,只今谁是 郭汾阳 。” 清 赵翼 《壬申元日》诗:“笑引古人相比较,居然已胜 郭汾阳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