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子
宋 · 程垣
头蓬面萎黄,身轻步忽逮。
方斫柴薪回,又带刀斧去。
戏笑茅根掘,时暂松根踞。
间道后山归,人寻不知处。
方斫柴薪回,又带刀斧去。
戏笑茅根掘,时暂松根踞。
间道后山归,人寻不知处。
鉴赏
这首宋朝程垣所作的《樵子》诗,描绘了一位山林中的樵夫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忙碌。诗中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樵夫劳作的艰辛与轻松戏谑之间的对比。
首句“头蓬面萎黄”描绘了樵夫的外貌,蓬乱的头发和萎黄的脸庞,形象地展示了他长期在山林中劳作的辛劳与疲惫。接着,“身轻步忽逮”则以看似矛盾的描述,表现了樵夫虽然身体轻盈,但步伐却显得匆忙,反映出他为了生计而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山林与村落之间。
“方斫柴薪回,又带刀斧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樵夫的劳作场景,他刚刚砍完一捆柴火返回,却又立刻带着工具再次出发,体现了他勤劳不息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戏笑茅根掘,时暂松根踞。”则通过樵夫在劳作间隙的轻松一刻,展现了他在挖掘茅草根时的戏谑与放松,以及偶尔坐靠松树休息的悠闲,形成了一种劳逸结合的生活态度。
最后,“间道后山归,人寻不知处。”这两句描绘了樵夫在山间小径上行走,最终回到后山,而人们难以找到他的踪迹,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熟悉与适应,也暗示了他与山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樵子》诗通过对一位普通山林劳动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勤劳朴实的一面,也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寻找生活乐趣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