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其四十一)
清 · 端木埰
碧云天色涵秋气,清光澹将莫景。
禾黍风香,蒹葭露饱,路绕溪塍一径。
尘嚣尽屏。
早烟外钟声,引人清听。
乍款禅扉,旧游重与雪泥证。
山僧还更好客,要相期月夕,扫榻相迎。
病骨才苏,劳生久倦,身世还如萍梗。
深情快领,幸分我蒲团,佛灯青映。
大好同参,石泉心共冷。
禾黍风香,蒹葭露饱,路绕溪塍一径。
尘嚣尽屏。
早烟外钟声,引人清听。
乍款禅扉,旧游重与雪泥证。
山僧还更好客,要相期月夕,扫榻相迎。
病骨才苏,劳生久倦,身世还如萍梗。
深情快领,幸分我蒲团,佛灯青映。
大好同参,石泉心共冷。
鉴赏
这首《齐天乐》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开篇“碧云天色涵秋气”,以“碧云”、“天色”、“秋气”三词勾勒出一幅辽阔高远的秋日景象,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清光澹将莫景”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冷,仿佛能听到时间的脚步轻轻走过。
接下来,“禾黍风香,蒹葭露饱,路绕溪塍一径”几句,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世界。稻谷的香气、芦苇上的露珠,以及蜿蜒的小径,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而“尘嚣尽屏。早烟外钟声,引人清听”则在喧嚣与宁静之间找到了平衡,钟声悠扬,仿佛是心灵的洗涤,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乍款禅扉,旧游重与雪泥证”两句,引入了禅宗的元素,暗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禅门的开启,象征着心灵的觉醒,而“雪泥”则比喻过往的痕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忘过去。
“山僧还更好客,要相期月夕,扫榻相迎”描绘了与山中隐士的相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生活的向往。山中的僧侣不仅好客,更愿意在月光下共享清谈,这种超越世俗的友谊,让人心生向往。
“病骨才苏,劳生久倦,身世还如萍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在经历了病痛与劳碌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如同漂浮不定的萍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最后,“深情快领,幸分我蒲团,佛灯青映。大好同参,石泉心共冷”则是对友情、信仰和自然的赞美。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参悟佛法,分享内心的平静,如同石泉之水,清澈而冷静,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