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章恭毅公挽诗赏析

章恭毅公挽诗

明 · 李东阳
极知天下无难事,闻道先朝有直臣。
万死不输三寸舌,一生谁是百年身。
英灵地已归河岳,遗草天应护鬼神。
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人。

拼音版原文

zhītiānxiànánshìwéndàoxiāncháoyǒuzhíchén

wànshūsāncùnshéshēngshuíshìbǎiniánshēn

yīnglíngguīyuècǎotiānyìngguǐshén

xùnzhūyúnjièshíjiànjiǔyuánzhòngzhǎnēn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李东阳为悼念章恭毅公所作,章恭毅公可能是一位忠直敢言的官员。诗中表达了对章公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哀悼。

首句“极知天下无难事”,表明了诗人深知世事虽多艰,但并未被困难吓倒。接着,“闻道先朝有直臣”暗示章公是前朝的一位正直之士,他的忠诚和直言不讳令人钦佩。

“万死不输三寸舌”进一步赞扬章公的勇气,即使面临生死威胁,也坚持用言辞表达真理。然而,“一生谁是百年身”则感叹人生短暂,章公的一生未能尽享天年。

“英灵地已归河岳”寄托了诗人对章公亡魂的追思,认为他的精神如山河般永恒。最后一句“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人”借用汉代朱云的故事,表达诗人希望为章公报仇雪恨的愿望,即使在地下也要斩除那些辜负他的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激昂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章恭毅公的深深敬仰和对世间不公的愤慨。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恩人的意思:[释义](名)对自己有大恩的人。 [构成]偏正式:恩(人 [例句]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作宾语)[反义]仇人...

负恩的意思:(1).谓承受恩德。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周道如砥,康衢载直,徒媿玄黄,负恩无力。” 唐 何延之 《兰亭记》:“於是负恩荷泽,手舞足蹈,捧戴周旋,光骇閭里。”(2).忘恩;背恩。 隋 江总 《哭鲁广达》诗:“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折:“你看世上那些负恩的,却不个个是这‘中山狼’么!”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若逃之而出其家,其自为则巧矣,其负恩则何忍矣。”...

负恩的意思:(1).谓承受恩德。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周道如砥,康衢载直,徒媿玄黄,负恩无力。” 唐 何延之 《兰亭记》:“於是负恩荷泽,手舞足蹈,捧戴周旋,光骇閭里。”(2).忘恩;背恩。 隋 江总 《哭鲁广达》诗:“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折:“你看世上那些负恩的,却不个个是这‘中山狼’么!”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若逃之而出其家,其自为则巧矣,其负恩则何忍矣。”...

鬼神的意思:[释义](名)迷信的人指鬼怪和神灵。 [构成]并列式:鬼+神 [例句]世上没有鬼神。(作宾语)...

河岳的意思:亦作“ 河岳 ”。 黄河 和五岳的并称。语本《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乔,高也。高岳, 岱宗 也。” 孔颖达 疏:“言高岳 岱宗 者,以巡守之礼必始於东方,故以 岱宗 言之,其实理兼四岳。”后泛指山川。 南朝 齐 谢朓 《为宣成公拜章》:“惟天为大,日星度其象;谓地盖厚,河岳宣其气。”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见“ 河岳 ”。...

极知的意思:极其智慧。《韩非子·说难》:“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説行而有功则德忘。” 陈奇猷 集释:“谓所谋之事甚为智慧。”通晓,深知。 唐 张守节 《史记正义·谥法解》:“极知鬼神曰灵。” 唐 萧妃 《夜梦》诗:“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明 袁宏道 《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极知实落栖真地,不是荒唐渺默乡。”...

九原的意思:◎ 九原 Jiǔyuán[Jiuyuan] 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灵地的意思:美好的精神境界。 唐 刘叉 《修养》诗:“劝君修真復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録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难事的意思:◎ 难事 nánshì[difficult task] 难办的事或不愉快的事辨认某些人的手迹,是一件难事...

三寸的意思: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天应的意思:上天的感应、显应。《国语·越语下》:“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史记·三王世家》:“故珍兽至,嘉穀兴,天应甚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切勿称兵!若必欲举事,须待天应。”...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万死的意思:...

闻道的意思:(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无难的意思:没有困难;不困难。《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没有灾祸。《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淮南子·氾论训》:“知所以免於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 宋 苏轼 《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先朝的意思:(1).前朝,多指上一个朝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 濮安懿王 ,当準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天下韙之。” 清 顾炎武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黄人 《<钱牧斋文钞>序》:“迨北师南下,首僉降表,不能取巧於先朝者,欲为 冯道 、 王溥 ,以收桑榆之效。”(2).指先帝。《南史·袁粲传》:“ 武帝 詔曰:‘ 袁粲 、 刘彦节 并与先朝同奬 宋 室。’” 宋 苏轼 《县...

遗草的意思:亦作“ 遗艸 ”。犹遗稿。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后十年,其子 安衡 泣捧遗草来謁,咨余紬之,成一家言,凡二百篇。” 宋 曾巩 《谒李白墓》诗:“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清 方文 《赠山晓师》诗:“公收其遗艸,亟谋寿诸木。” 林纾 《告周辛仲先生文》:“独君之朋友聚则輒悲,语君之不偶则尤悲,明日得君之遗草而治之,循其声怀。”...

一生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英灵的意思:◎ 英灵 yīnglíng[spirit of the brave departed; spirit of a martyr] 烈士的灵魂;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灵魂。也说“英魂”...

直臣的意思:直言谏诤之臣。《汉书·朱云传》:“御史将 云 下, 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暴乱之后,仍彰烈士之功;忧危之中,方见直臣之节。” 宋 刘炎 《迩言》:“观 仙都 天柱 ,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清 唐甄 《潜书·抑尊》:“所贵乎直臣者,其上,攻君之过;其次,攻宫闈之过;其下焉者,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

朱云的意思:汉成帝 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唐 杜牧 《洛中送韦楚老拾遗归朝》诗:“十载丈夫堪耻处, 朱云 犹掉直言旗。” 宋 戴复古 《寄复斋陈寺丞》诗之一:“平生风节谁其似, 汲黯 朱云 伯仲间。” 明 李东阳 《章菉毅公挽诗》:“欲殉 朱云 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人。”参见“ 朱云折槛 ”。...

三寸舌的意思:犹后世所谓“三寸不烂之舌”。《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 良 足矣。”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三寸舌为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借大王威福,加臣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