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心渔挽诗
明 · 唐顺之
心渔先生不可见,尚忆吹箫卧草堂。
垂纶老作江潭客,得姓元从吴越王。
贫病一生心自足,云山千里兴难忘。
更闻治命真堪纪,人世空矜石椁藏。
垂纶老作江潭客,得姓元从吴越王。
贫病一生心自足,云山千里兴难忘。
更闻治命真堪纪,人世空矜石椁藏。
鉴赏
这首挽诗《钱心渔挽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通过对逝者钱心渔的追忆,展现了其生前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首联“心渔先生不可见,尚忆吹箫卧草堂”,开篇即以“心渔”这一雅号点出逝者的独特气质,同时通过“吹箫卧草堂”的想象场景,勾勒出钱心渔隐逸生活中的诗意与宁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颔联“垂纶老作江潭客,得姓元从吴越王”,进一步描绘了钱心渔晚年的生活状态——垂钓于江边,仿佛是古代帝王的后代,暗含着对钱氏家族历史的追溯,以及对其生活情趣的赞美。
颈联“贫病一生心自足,云山千里兴难忘”,揭示了钱心渔即便在贫困与疾病中度过一生,内心仍感到满足,对云山之美的向往与回忆难以忘怀,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尾联“更闻治命真堪纪,人世空矜石椁藏”,则表达了对钱心渔生前品德与治学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生命价值远超过物质财富的积累,即使在死后,其精神与智慧也值得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钱心渔的缅怀之情,不仅赞美了他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还高度评价了他的品德与学术成就,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深情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