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书事十首(其八)
岚气沾细簟,花光照清尊。
庐山真面目,相对每忘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斋中静坐时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居斋未为陋,煖翠名吾轩",开篇即以斋居之简陋反衬出环境的清幽雅致,"煖翠"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绿色植被在阳光下呈现出的温暖色调,"名吾轩"则赋予了这个空间以诗意的名字,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岚气沾细簟,花光照清尊",进一步展现了斋居内外的景致。"岚气"指的是山间云雾,"细簟"是指精致的竹席,"花光"则是花朵映照的光芒,"清尊"则指清酒的酒器。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充满生机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庐山真面目,相对每忘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界的深刻共鸣。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提到的"庐山真面目"不仅指庐山本身的自然景观,更象征着作者在自然面前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相对每忘言"则意味着在这种和谐的交流中,语言变得多余,心灵的沟通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斋居中的自然风光,以及作者在其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词语解释
光照的意思:◎ 光照 guāngzhào[beam] 光芒普照太阳在头顶上光照◎ 光照 guāngzhào[illumination] 光线的照射房间的光照...
花光的意思: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强为欢笑也。”...
岚气的意思:(1).山中雾气。 晋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 唐 岑参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诗:“絶顶小兰若,四时嵐气凝。”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林间残雨滴衣,嵐气烟霏,交走横騖。” 郁达夫 《沉沦》一:“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2).指瘴气。《明史·许贵传》:“ 贵 亦感嵐气,未至 松潘 卒。”...
庐山的意思:◎ 庐山 Lú Shān[Lushan Mountain]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亚热带作物茂盛...
面目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面貌 (2) (名)。 (3) (名)面貌 (4) (名)。 (5) (名)面子;脸面。 [构成]偏正式:面+目 [例句]不见庐山真面目。(作宾语)完不成;我没有面目见同志。(作宾语)...
忘言的意思:(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相对的意思:◎ 相对 xiāngduì(1) [opposite;face to face]∶面对面;相向大与小相对(2) [relative]∶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3) [relatively;comparatively]∶比较来说相对不错...
真面目的意思:◎ 真面目 zhēnmiànmù[true features; true colours] 真实的面貌和色彩...
庐山真面的意思:指人的真实面貌或真实情况。...
庐山真面目的意思:指事物真实的本质或真实的面貌被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