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茶八首(其七)
肉毒中身浅,中心当奚平。
举世皆醉人,谁为沃寒清。
我无此二疾,携瓶趁早春。
出山云作沫,拂水暖猋轻。
岂直扶颜色,将以濯馀生。
武夷栽自昔,至今空知名。
不可献天子,萱带徒自荣。
当时苏学士,极口羡甘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茶叶的赞美与喜爱,以及通过饮茶来净化身心的深刻寓意。
首句“茗能祛肉毒,又能解宿酲”直接点明了茶的功效,既能去除身体的毒素,也能缓解宿醉带来的不适。接着,“肉毒中身浅,中心当奚平”,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茶对于身体内部的清洁作用,暗示茶能深入体内,清除各种毒素和不洁之物。
“举世皆醉人,谁为沃寒清”,诗人在此处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人沉迷于世俗的醉酒比喻为心灵的迷失,而茶则如同冬日里的清泉,能够洗涤心灵的污垢,带来清凉与清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茶的推崇,认为茶能使人回归纯净,找回内心的清明。
“我无此二疾,携瓶趁早春”,诗人自述自己没有肉毒和宿醉之疾,因此在早春时节,他带着茶具,享受着春天的气息,品味着茶的甘甜,以此来表达他对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句“出山云作沫,拂水暖猋轻”,描绘了泡茶的过程,茶水如同山间云雾,细腻而轻柔,拂过水面时,温暖的气流轻轻掠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泡茶技艺的高超,也象征着茶能带给人们内心的平静与舒适。
“岂直扶颜色,将以濯馀生”,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茶对于身心的滋养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洗涤生命中的尘埃,让心灵得到真正的净化和提升。
“武夷栽自昔,至今空知名”,这里提到了武夷山的名茶,虽然这些名茶广为人知,但诗人却似乎在感叹,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名声,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对人心灵的真正滋养。
“不可献天子,萱带徒自荣”,诗人以萱草自比,表达了即使在高位之人面前,也不愿献媚逢迎,而是坚持自我,保持内心的纯洁与高尚。
最后,“当时苏学士,极口羡甘馨”,诗人引用了苏轼对茶的赞美,以此来强调茶的甘美与香气,以及它在文人雅士心中的崇高地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茶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茶的物质价值,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茶对于心灵的净化作用,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象征意义。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茶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