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入秋乡江作(其二)赏析

入秋乡江作(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秋乡江口入,一路有秋香。
花以无名好,兰因不采长。
山晴云始白,林暮月初黄。
竟夕凭双棹,依依水鸟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步入秋日乡村江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深沉的哲思。

首联“秋乡江口入,一路有秋香”,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秋意渐浓,江边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诗人步入秋乡,沿途弥漫着淡淡的秋香,这香气或许来自野花,或许是落叶的微甜,引人遐想。

颔联“花以无名好,兰因不采长”,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这里的“无名花”和“不采长”的兰花,象征着自然界的平凡与不被世俗所重视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些未经雕琢、自然生长之美的赞赏。

颈联“山晴云始白,林暮月初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晴朗的天空下,白云显得格外洁白,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上最纯净的一抹;而傍晚时分,月光初现,林间的光线变得柔和,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黄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尾联“竟夕凭双棹,依依水鸟旁”,收束全诗,诗人独自乘舟于江上,直到夜幕降临。他与水鸟相伴,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也可能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也暗示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追求——简单、自在、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