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幼孺所藏薛涛小像(其二)赏析

题幼孺所藏薛涛小像(其二)

明 · 徐熥
半幅丹青异代情,谁人题作校书名。
写生不用桃花纸,两颊芙蓉晕自生。

鉴赏

这首诗《题幼孺所藏薛涛小像(其二)》由明代诗人徐熥创作,通过对一幅描绘薛涛的小画像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唐代才女的深情厚意。

首句“半幅丹青异代情”,以“半幅丹青”描绘出画像的简练与精致,同时“异代情”则暗示了这幅画不仅承载着薛涛个人的故事,也跨越了时间的界限,连接着古今的情感。这句诗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艺术作品结合,引发读者对于薛涛及其艺术魅力的无限遐想。

次句“谁人题作校书名”,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薛涛的身份——校书。在唐代,校书是宫廷中负责校对书籍的官员,而薛涛作为一位女性,以其才华横溢,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涉足音乐、书法等领域,成为当时文坛的一颗璀璨明星。此句不仅点明了薛涛的身份,也表达了对她卓越才华的敬仰。

第三句“写生不用桃花纸”,以“桃花纸”这一传统绘画材料的替代,暗示了这幅画像的独特之处。桃花纸因其质地细腻、色泽鲜艳而常用于绘制花卉等题材,但在这里,诗人却说“不用”,意味着这幅画像采用了更为高超或独特的技法,使得画像中的薛涛形象栩栩如生,仿佛活在画中,无需借助特定的纸张就能展现出其内在的生动与活力。

最后一句“两颊芙蓉晕自生”,以“两颊芙蓉”比喻薛涛的面容如同盛开的荷花般美丽动人,而“晕自生”则强调了这种美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不仅描绘了薛涛的外貌之美,更体现了她内在的气质与才华。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薛涛的形象刻画得既温婉又充满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薛涛小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唐代才女的赞美之情,也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艺术与情感的多重维度,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薛涛及其作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