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洱海道中
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
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
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旦的《夜归洱海道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行军的画面。"杳杳空原暮",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辽阔的氛围,傍晚时分,空旷的平原上弥漫着迷茫的暮色。"萧萧旌旆行",通过旌旗的摇曳声,传达出队伍行进的节奏和肃穆之感。
"长风吹海暗",长风劲吹,使得海面变得昏暗,增添了旅途的神秘与苍茫。"新月傍人明",新月如钩,明亮地挂在天边,为行人照亮前方的道路,也象征着希望与指引。
"河影城头堕",描绘了河流倒映在城墙上的景象,随着夜色渐深,城头的影子显得更加清晰,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旅途的进展。"秋声塞外生",秋风吹过边塞,带来阵阵凄凉的秋意,寓言着战事或世事的变迁。
"客怀频倚剑",旅人满怀思乡之情,不时倚剑,显示出其坚韧与警惕,也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时事正论兵",暗指当下的局势动荡,战争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归途中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的家国情怀。
词语解释
长风的意思:(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城头的意思:◎ 城头 chéngtóu[top of the city wall] 城墙的顶头;城楼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七律》...
旌旆的意思:见“ 旌斾 ”。...
客怀的意思:身处异乡的情怀。 宋 张咏 《雨夜》诗:“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宋 戴复古 《度淮》诗:“一雨足秋意,孤吟写客怀。” 元 萧允之 《蝶恋花》词:“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年年书自达,转觉客怀孤。”...
论兵的意思:研究军事和兵法。《战国策·秦策二》:“ 甘茂 攻 宜阳 ,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 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 鲍彪 注:“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清 黄遵宪 《为何翽高兵部题<象山图>》诗:“叩门海客偶谈 瀛 ,发篋《阴符》或论兵。”...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塞外的意思:◎ 塞外 sàiwài[beyond the Great Wall] 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翦伯赞《内蒙访古》...
时事的意思:[释义](名)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外〉日语。 [构成]偏正式:时(事 [例句]述评时事。(作宾语)[同音]时式、时世、时势、石室...
外生的意思:(1).忘我,置生命于度外。《庄子·大宗师》:“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成玄英 疏:“隳体离形,坐忘我丧,运心既久,遗遣渐深也。”(2).外甥。《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外生 顾谭 、 顾承 、 姚信 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豹奴 是 王丹阳 外生,形似其舅, 桓 甚讳之。” 唐 元稹 《赠咸阳少府萧郎》诗:“ 陆 家幼女託良壻, 阮氏 诸房无外生。” 宋 苏轼 《与外生柳閎》:“ 展如 外生:人来得书,知奉太...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杳杳的意思:(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
正论的意思:(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2).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