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春朝普陀山寓居佛学院
灯火传三世,珊瑚聚一浔。
读经扪石塔,采药得金簪。
洗髓易凡物,餐英涤染心。
无因窥坠芥,有漏證穿针。
神骨清凉换,慈光皎洁侵。
六尘明欲舍,双树赞堪吟。
碧海浮春月,香台诵梵音。
众生成共业,五蕴炽中阴。
尽破疑城碍,方知法殿深。
我来长自忏,所得是沾襟。
词语解释
碧海的意思:◎ 碧海 bìhǎi[blue sea] 碧蓝色的海...
采药的意思:见“ 采药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餐英的意思:亦作“飡英”。《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世咏菊时遂用“餐英”为典故,隐寓高洁之意。 元 王翰 《题菊》诗:“归去来南山,飡英坐空谷。” 清 顾炎武 《和王山史寄来燕中对菊》:“ 楚 臣终是餐英客,愁见 燕臺 落叶时。”...
稠林的意思:密林。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吾尝见稠林之无木,平原为谿谷。”...
穿针的意思:◎ 穿针 chuānzhēn[thread a needle]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
春月的意思:(1).春天的月亮。《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三》:“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唐 鲍溶 《归雁》诗:“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元 范梈 《上之日》诗:“谁念东篱山下路,再逢春月向人圆。”(2).春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宋书·礼志四》:“是春月不用雌尔,秋冬无禁。”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庚辰春月,乡人妇病剧既苏,乃言病中见一妇自云弃婴之母。”...
慈光的意思:佛教语。诸佛大慈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慈光遐被施安乐。”...
灯火的意思:◎ 灯火 dēnghuǒ[candlelights] 泛指亮着的灯烛...
读经的意思:◎ 读经 dújīng[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梵音的意思:(1).梵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讚则号为梵音。”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看他疏写千张纸。” 李涵秋 《广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请大家拜佛。霎时鐃鈸叮当,梵音高唱。”(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
凡物的意思:(1).犹万物。《管子·幼官》:“凡物开静,形生理,常至命。”(2).犹凡人,普通人。 唐 袁郊 《甘泽谣·嬾残》:“时 鄴侯 李泌 寺中读书,察 嬾残 所为,曰:‘非凡物也。’”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张 买得婢,年三十餘,虽不艷丽,风骨语论,非凡物也。”...
骨清的意思: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蒋子文 者, 广陵 人也。嗜酒好色,挑达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 唐 杜牧 《赠李秀才》诗:“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 徐陵 。”...
火传的意思:《庄子·养生主》:“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王先谦 集解:“形虽往而神常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此喻养生者随变任化与物俱迁,形体虽有生灭,而精神如火种绵延不绝。后因以“火传”指品质、道理或事业代代流传。 南朝 梁 王僧孺 《豫州墓志铭》:“思 鲁连 之辞赏,慕 田畴 之高蹈,而火传川逝,长途已迫。”...
皎洁的意思:◎ 皎洁 jiǎojié[bright] 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秋月皎洁...
精舍的意思:◎ 精舍 jīngshè(1) [teaching room; study]∶讲学的处所;收斋(2) [living or preaching place of monks and priests]∶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3) [heart]∶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六尘的意思: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真善美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
妙法的意思:◎ 妙法 miàofǎ(1) [dodge;clever method]∶巧妙的办法或权宜之计一种特别的妙法使他父亲的房子有了电灯而不用花钱(2) [(of Buddhism) a significant Buddhist doctrine]∶佛教指义理深远的佛法...
三世的意思:◎ 三世 sān-shì(1) [three generations]∶三代,常指祖孙三代(2) [sansei]∶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珊瑚的意思:◎ 珊瑚 shānhú[coral]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神骨的意思:神韵风骨。 唐 元稹 《画松》诗:“ 张璪 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宋 米芾 《画史·唐画》:“ 江州 张氏 收 李重光 道装像,神骨俱全。” 明 袁宏道 《经太华》诗:“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生成的意思:◎ 生成 shēngchéng(1) [form;produce]∶产生形成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2) [be born (gifted) with]∶生来就如此他生成讨人喜欢(3) [bear and rear]∶抚养父母生成大恩...
双树的意思: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
所得的意思:◎ 所得 suǒdé[gain;earning;income] 指所获得的东西所得无几...
五蕴的意思:◎ 五蕴 wǔyùn[skandhas] 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
无因的意思:(1).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2).无故,无端。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
洗髓的意思:道教谓修道者洗去凡髓,换成仙骨。亦比喻彻底改变思想、习性。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吾却食吞气已九千餘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岁一反骨洗髓,二千岁一刻骨伐毛,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妄心不復九回肠,至道终当三洗髓。”...
香台的意思:烧香之台。佛殿的别称。 唐 卢照邻 《游昌化山精舍》诗:“宝地乘峰出,香臺接汉高。” 明 陈子龙 《萧山许寺作》诗:“香臺日澹微,祗林烟摇曳。”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手写香臺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疑城的意思: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魏文帝 出 广陵 ” 裴松之 注引 晋 干宝 《晋纪》:“ 魏文帝 之在 广陵 , 吴 人大骇,乃临 江 为疑城,自 石头 至于 江乘 ,车以木楨,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 魏 人自 江 西望,甚惮之,遂退军。”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十:“怪石千滩险,疑城百里高。”...
有漏的意思: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百喻经·毗舍闍鬼喻》:“诸魔外道諍篋者,喻於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今兹远遁,非苟违离,欲断无常,絶诸有漏。”《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无缘不復劳烹飪,有漏从教老岁华。”...
沾襟的意思: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众生的意思:◎ 众生 zhòngshēng(1) [all living creatures]∶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芸芸众生(2) [domestic animal] 〈方〉∶畜生...
中阴的意思: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一》:“此中阴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则生煖水之中,口常乾燥,如触灰汁,以本业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 商诺迦 缚娑 者, 阿难 弟子也,在光身中,以设诺迦草衣,於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恆服此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