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钱野亭
花藏露榭绿,桐隐夏房香。
静识亡羊理,闲悲斗蚁忙。
小山丛桂底,日检羡门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怀钱野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夏日景象。首句“啼鸟过桥去”,以鸟儿的啼鸣声穿过小桥,渲染出清晨或傍晚的宁静氛围。接着,“清溪入径长”写清流潺潺,溪水沿着蜿蜒的小路延伸,展现出自然的幽深与宁静。
“花藏露榭绿”描绘了花儿隐藏在带有露珠的凉亭周围,色彩翠绿,显现出盎然生机。而“桐隐夏房香”则通过梧桐树的香气,暗示了夏日的清凉和屋舍的雅致。诗人在此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生活的闲适之情。
“静识亡羊理,闲悲斗蚁忙”两句,诗人借“亡羊补牢”的典故,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忙碌生活节奏的淡淡哀愁。最后,“小山丛桂底,日检羡门方”以桂花树下的小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每日检视自我,追求如羡门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般超脱尘世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哲思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
词语解释
斗蚁的意思:亦作“鬭蚁”。亦作“鬭螘”。 1.善斗之蚂蚁。 清 钱谦益 《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二:“蜗牛亦有庐,鬭蚁上堦除。” 清 朱昆田 《竞渡歌》:“或聚如鬭蚁,或散如惊麏。” 清 厉鹗 《十月十八日同余葭白陈授衣闵廉风游禅智寺》诗:“鬭螘俛人羣,放眼寄大块。”(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遂以“鬭蚁”谓病虚耳鸣。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鬭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过桥的意思: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山丛的意思:◎ 山丛 shāncóng[hills] 山峰林立的群山遥远的山丛中,长着参天的大树...
亡羊的意思:(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
羡门的意思:墓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痛之,葬於国西 閶门 外……乃舞白鹤,令万民随而观之,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西京杂记》卷六:“ 幽王 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堊。” 宋 司马光 《令公掩圹祭文》:“掩坎聚坟,身不亲在,羡门既键,长夜无晨。”...
小山的意思:文体名。 汉 王逸 《<楚辞·招隐士>解题》:“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参见“ 大山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