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十首(其九)
草木花实敷,烨烨光且烂。
暖姝者何人,劼力弥昏旦。
秦汉错杂陈,摽缀成篇翰。
试以道眼观,临流再三叹。
词语解释
炳焕的意思:(1).鲜明华丽。《文选·张衡<东京赋>》:“龙雀蟠蜿,天马半汉,瑰异譎诡,灿烂炳焕。” 薛综 注:“灿烂炳焕,絜白鲜明之貌。” 唐 崔令钦 《教坊记》:“观者忽见众女咸文绣炳焕,莫不惊异。”《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寡人忽若身在云中,縹緲无际,至一宫闕,丹青炳焕。”(2).显著。《宋书·武帝纪中》:“灵祥炳焕,不可胜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惟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成篇的意思:(1).写成整篇的诗文。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勃 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 勃 为腹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予襁褓识字,总角成篇。”(2).全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扬雄 之誄 元后 ,文实烦秽, 沙麓 撮其要,而 挚 疑成篇。”...
错杂的意思:[释义](形)两种以上的东西夹杂在一起。 [构成]并列式:错+杂 [例句]山上错杂着放些木头。(作状语)...
昏旦的意思:(1).黄昏和清晨。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夫自天观象,昏旦之刻未分;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李善 注引《五经要义》:“日入后,漏三刻为昏;日出前,漏三刻为明。”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2).从黄昏到天明的时光。亦泛指时光。 唐 李绅 《南梁行》:“芻狗无由学圣贤,空持感激终昏旦。” 明 汤式 《一枝花·送车文卿》套曲:“安乐窝随缘度昏旦,伴几个知交撒顽,寻一会渔樵调侃。...
暖姝的意思:自得貌;自满貌。一说柔婉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説也,自以为足矣。” 成玄英 疏:“暖姝、自许之貌也。” 陆德明 释文:“暖,吁爰反,又吁晚反,柔貌。姝,昌朱反,妖貌。”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之一:“夫此数子者,固皆一代之伟人,其论议著于本朝,载于后世,视小儒齷齪暖姝,勉强缀论,而中无所有者,真秋虫之鸣也。”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余今所论纂,其品藻次第,一以昔闻诸 曾 氏者,述而録之……故既敍述略例,亦明夫不敢封己抱残,守一...
篇翰的意思:犹篇章,篇简。一般指诗文。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八:“弱龄弄篇翰,出门结羣贤。”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宋 自 绍兴 以来……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谭献 《<唐诗录>序》:“丁巳之岁,游学京师……缘情感寓,不忘篇翰。”...
绮文的意思:(1).亦作“ 綺纹 ”。美丽的花纹。《晋书·天文志上》:“﹝宗人四星﹞族人有序,则如綺文而明正。” 南朝 宋 鲍照 《三日游南苑》诗:“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綺纹。”《旧唐书·卢怀慎传》:“ 怀慎 清俭,不营产业,器用服饰,无金玉綺文之丽。”(2).美妙的文辞。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道昌》:“ 陆龟蒙 和云:‘灵气犹不死,尚能成綺文。’”...
三叹的意思: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相遇的意思:◎ 相遇 xiāngyù[meet] 遇见,遇到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烨烨的意思:(1).明亮;灿烂;鲜明。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朱之瑜 《谢木下贞干启》:“胸罗燁燁之文彩,自成表表之词章。”《诗刊》1978年第5期:“夜晚,十团火焰烨烨,将满天墨黑染出一幅银帘。”(2).灼热貌;显赫貌。 汉 王粲 《初征赋》:“薰风温温以增热,体燁燁其若焚。” 宋 司马光 《答谢公仪书》:“某官以英伟之才,负天下燁燁之望。” 宋 丁谓 《大蒐赋》:“律戎索以济济,飭军威而燁燁。”...
杂陈的意思:错杂陈列或呈现。《文选·宋玉<招魂>》:“ 郑 卫 妖玩,来杂陈些。” 李善 注:“杂,厠也;陈,列也。言 郑 卫 二国,復遣妖玩好女,来杂厠俱坐而陈列之。” 汉 枚乘 《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该。” 清 薛福成 《跋<曾文正公手书册>上》:“或长日多暇,则索书之纸,杂陈几案。” 鲁迅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
再三的意思:◎ 再三 zàisān[over and over again] 一次又一次;多次再三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