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罗浮五首(其三)
明 · 林光
深如南海厚罗浮,此气停储几百秋。
不与乖崖争华岳,懒寻关尹问青牛。
薪铺一路看燃火,律转三阳验发抽。
底事精光常浸润,不闻宣父降尼丘。
不与乖崖争华岳,懒寻关尹问青牛。
薪铺一路看燃火,律转三阳验发抽。
底事精光常浸润,不闻宣父降尼丘。
鉴赏
这首诗以“深如南海厚罗浮”开篇,描绘了罗浮山的深邃与厚重,仿佛蕴含了几百年的历史与故事。接下来,“此气停储几百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罗浮山的独特气息,它似乎在时间的长河中静静沉淀,凝聚着岁月的精华。
“不与乖崖争华岳,懒寻关尹问青牛”,这两句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将罗浮山与华山、青牛等名山名物相比较,暗示了罗浮山虽不如华岳之雄伟,也不愿像关尹那样去探寻青牛的秘密,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与宁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薪铺一路看燃火,律转三阳验发抽”,这两句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象,通过“薪铺”、“燃火”、“律转”、“三阳”等意象,展现了四季更替、生命循环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最后,“底事精光常浸润,不闻宣父降尼丘”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罗浮山神秘力量的探索与思考,同时也借用了孔子与尼丘的典故,寓意深远,既是对罗浮山精神内涵的探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