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雕三章(其一)
横口坚齿长眉目兮,曾不钩吻而金睛。
胡为肆攫搏兮勇凭陵,称人类兮负鸟名。
吁嗟雕兮反已灵,庠序汝乡兮衣冠汝朋。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警雕三章》中的第一篇,以警醒的口吻描绘了一只失去自然特征的雕的形象。诗中首先感叹雕的形态变异,趾爪和翅膀不再锐利,原本的钩吻和金睛也消失不见。接着诗人质疑这只雕为何还展现出凶猛的捕猎行为,自称人类却带有鸟的名字,显得不伦不类。最后诗人呼吁雕应恢复其内在的灵性,回归故乡的学堂,与衣冠之士为友,寓意人应当找回本真,遵循礼仪之道。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警示意味。
词语解释
长眉的意思:(1).纤长的眉毛。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 南朝 梁 何逊 《离夜听琴》诗:“美人多怨态,亦復惨长眉。”(2).借指美女。 唐 李贺 《湖中曲》:“长眉 越 沙采兰若,桂叶水葓春漠漠。” 唐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自从小靨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
齿长的意思:(1).年纪大。《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之齿长矣,不能事人。”《国语·周语中》:“ 郑伯 捷 之齿长矣,王而弱之,是不长老也。”(2).以年龄长幼所定的人伦之礼。《管子·八观》:“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注:“乡里长弟当以齿也。”...
钩吻的意思:(1).常绿灌木。缠绕茎,叶子卵形或披针形,花黄色,果实为蒴果,种子有毒,中医入药。也称断肠草、大茶药、火把花、葫蔓藤、野葛、毒根、黄藤等。《太平御览》卷九九○引 汉 桓谭 《新论》:“鉤吻不与人相宜,故食则死,非为杀人生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斯诚委夷路而陷丛棘,舍嘉旨而咽鉤吻者也。”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鉤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钩吻》。(2).勾曲的鸟嘴。如鹰、鹫之类的喙...
横口的意思:犹随口,信口。《列子·黄帝》:“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 明 徐渭 《书<草玄堂稿>后》:“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嫗姥,于是黜朱粉,罢倩顰,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於奴婢;横口之所语,莫非呼鸡豕於圈槽。”...
胡为的意思: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
嗟乎的意思:亦作“ 嗟呼 ”。亦作“ 嗟虖 ”。叹词。表示感叹。《韩非子·内储说下》:“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汉书·龚胜传》:“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 唐 玄宗 《<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嗟乎!不復见乎!”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誉美失实,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金睛的意思:闪金光的眼睛,形容眼光敏锐。《西游记》第八回:“卷臟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攫搏的意思:(1).谓鸟兽以爪翅猎物。《礼记·儒行》:“鷙虫攫搏,不程勇者。”《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2).引申指擒拿。 唐 卢纶 《腊日观娑勒擒豹歌》:“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3).攫取,掠夺。 唐 舒元舆 《坊州按狱》诗:“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杨笃生 《新湖南》第二篇:“弥州歷具之矿产划入他人势力范围中,而覬覦攫搏,惟其眼光所注,不得不止。”...
眉目的意思:[释义](名)事情的头绪。 [构成]并列式:眉+目 [例句]把事情弄出点眉目再走。(作宾语)...
凭陵的意思:◎ 凭陵 pínglíng[invade and harass] 侵扰凭陵中原...
人类的意思:[释义](名)人的总称。 [构成]偏正式:人(类 [例句]寻求人类和平。(作定语)...
庠序的意思:◎ 庠序 xiángxù[country schod] 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衣冠的意思:◎ 衣冠 yīguān(1)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2) [dress]∶服饰衣冠不整(3) [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
吁嗟的意思:(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