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次园果韵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懒命城南薄笨车,草香花落暗咨嗟。
悼亡同是怜潘岳,别梦何时到谢家。
恨海难回水东注,游丝况系日西斜。
吴中大好不归去,阳羡细茶早发芽。
悼亡同是怜潘岳,别梦何时到谢家。
恨海难回水东注,游丝况系日西斜。
吴中大好不归去,阳羡细茶早发芽。
鉴赏
这首诗《送春次园果韵》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与不舍。
首句“懒命城南薄笨车”,以“懒”字开篇,流露出诗人对春日时光的留恋,不愿驱车离去,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之情。接着“草香花落暗咨嗟”,进一步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草木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花朵悄然凋零,诗人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时光消逝的叹息。
“悼亡同是怜潘岳,别梦何时到谢家。”这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如同古代文人潘岳悼念逝去的美好时光,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期待着在梦中再次相聚。
“恨海难回水东注,游丝况系日西斜。”诗人以“恨海”比喻无法挽回的遗憾,如同流水东去,无法逆转;“游丝”象征着轻盈而短暂的美好时光,随着日暮的降临而消逝。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吴中大好不归去,阳羡细茶早发芽。”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吴中的美景再好,也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而阳羡的细茶,似乎在提醒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