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代四哥赠赏析

代四哥赠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相戒南陔养,长看花萼辉。
义深姜季被,恩重老莱衣。
队似鱼同戏,行如雁共飞。
读书当自勉,继取锦堂归。

鉴赏

这首诗以兄弟情谊为主题,描绘了兄弟间深厚的亲情与相互扶持的情景。首句“相戒南陔养,长看花萼辉”运用了南陔和花萼两个典故,南陔指的是《诗经》中的一篇孝道之歌,花萼则比喻兄弟间的和睦与荣耀,表达了兄弟间应相互照顾、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义深姜季被,恩重老莱衣”两句,通过姜季被和老莱衣这两个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和彼此之间的恩惠。姜季被的故事讲述了兄弟间为保护对方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老莱衣则象征着对父母的孝顺,这里延伸到兄弟间的相互关爱。

“队似鱼同戏,行如雁共飞”这两句运用了鱼群和雁阵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兄弟间和谐相处、相互支持的生活场景。鱼群在水中自由嬉戏,雁阵在天空中整齐飞翔,都象征着兄弟间默契配合、共同前进的状态。

最后,“读书当自勉,继取锦堂归”两句,鼓励兄弟们通过自我努力学习,实现共同的目标,回归美好的家庭生活。这里的“锦堂”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幸福家园,表达了对兄弟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情地描绘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场景,体现了浓厚的家庭观念和兄弟情谊。

词语解释

读书的意思:◎ 读书 dúshū(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她读书很用功...

陔养的意思: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清 秦树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

陔养的意思: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清 秦树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

花萼的意思:◎ 花萼 huā’è[calyx] 花叶的外层,构成花的外部,并由分离或连合的萼片组成,通常绿色和叶状,但常像花冠一样有颜色的...

看花的意思: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莱衣的意思:相传 春秋 楚 老莱子 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著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南唐 李中 《献中书汤舍人》诗:“鑾殿对时亲 舜 日,鲤庭过处着 莱 衣。” 明 沉鲸 《双珠记·二友推恩》:“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 莱 衣久失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九:“祇将媿汗溼 莱 衣,悔极堂堂岁月违。”...

老莱的意思:老莱子 的省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老莱 灌园以远之,从其所好,莫与易也。” 唐 孟郊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服綵 老莱 并,侍车 江革 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百里白云亲舍近,不得斑衣效 老莱 。”...

南陔的意思:《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 杨炯 《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 ...

自勉的意思:自己勉励自己。《庄子·天运》:“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北史·辛昂传》:“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 明 方孝孺 《赠王仲缙序》:“以斯説使 仲縉 知为学之足恃而益思自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译文>复刊词》:“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

老莱衣的意思:《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