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二)
清 · 华蘅芳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
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
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
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鉴赏
此诗《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二)》是清代数学家、翻译家华蘅芳所作。华蘅芳不仅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也是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描绘旅途风光的诗人。
诗中以“望洋”开篇,借用了庄子《秋水》中的典故,表达对广阔江海的感慨,引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接着,“江海波澜共一涯”一句,将江海并提,强调了自然界的壮阔与统一性,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两句,运用历史典故,提到古代的外交活动,通过“岛夷”和“汉使”的形象,展现了中外交流的历史脉络,同时也暗含了对现代交通方式的肯定。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描绘了船只航行时的景象,通过“喷雪”和“变霞”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水流和风的变化,以及船只在其中穿行的动态美。
“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乘坐大型船只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船上生活的舒适感,仿佛将船视为自己的家,体现了对旅行生活的喜爱和适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旅行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变化的乐观态度。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