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其十一)赏析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其十一)

元末明初 · 梁寅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
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耕时节的一幕,充满了田园生活的生动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在桑树边、刺桐花下的悠闲场景,以及他们手持碧瓷杯,享受着酒的醇香与农闲时光的惬意。通过“醉和农歌”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农人劳作之余的欢愉,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而“吴盐如雪点杨梅”一句,更是将视觉与味觉巧妙结合,以雪白的盐粒点缀于鲜红的杨梅之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新的夏日风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了春耕季节里农人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展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乡村生活画卷。

词语解释

刺桐的意思:...

歌乐的意思:(1).歌曲和音乐。《礼记·儒行》:“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謡。”(2).谓唱歌奏乐以示赞美。《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唐 李翱 《论事疏表》:“朝臣相顾皆有喜色,百姓歌乐遍於草野。”...

歌乐的意思:(1).歌曲和音乐。《礼记·儒行》:“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謡。”(2).谓唱歌奏乐以示赞美。《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唐 李翱 《论事疏表》:“朝臣相顾皆有喜色,百姓歌乐遍於草野。”...

农歌的意思:山歌,田夫野老之歌。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谅非农歌辕议,敢致流别。” 许文雨 讲疏:“此 记室 谦辞,农歌辕议,即 太史公 所谓其言不雅驯,荐绅先生所不道也。” 宋 范成大 《丙午东宫寿诗》:“史贺星同轨,农歌稼涤场。” 清 曹垂灿 《插秧歌》:“陇畔柳浓斜掛笠,农歌声裡鵓鴣啼。” 梁上泉 《长城内外》诗:“登城一望千山小,农歌和牧歌,更比白云高!”...

桑树的意思: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落叶乔木,高16m,胸径1m。树冠倒卵圆形。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中文学名:桑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桑科属:桑属分布区域:中国中部,现南北各地广泛栽培 ...

桐花的意思:(1).桐树的花。 唐 白居易 《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 巴峡 中,桐花开十月?” 宋 梅尧臣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杨朔 《海罗杉》:“桐花正在盛开,飘着雪,点染在苍松翠柏中间,煞是惹眼。”(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宋 周邦彦 《浣溪沙·黄钟》词:“争挽桐花两鬢垂,小妆弄影照清池。”...

吴盐的意思:(1). 吴 地所产的盐。以洁白著称。为四方所食。 唐肃宗 时,盐铁铸钱使 第五琦 于两 淮 所煮盐以洁白著名,后亦称两 淮 生产的盐为 吴 盐。 唐 李白 《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 吴 盐如花皎白雪。” 宋 周邦彦 《少年游·商调》词:“ 并 刀如水, 吴 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一:“篱笋细醃红缕豉, 吴 盐小下银丝鯽。”(2).喻白发。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我在京华沦落久,恨 吴 盐只点愁人髮。” 清 黄景仁 《发颍州》诗:...

雪点的意思:(1).指细雪飘落。 唐 温庭筠 《和道溪君别业》:“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院春。” 唐 翁洮 《冬》诗:“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峯草木融。” 宋 刘过 《鹧鸪天》词:“风垂舞柳春犹浅,雪点酥胸暖未融。”(2).白色小点。 元 袁易 《白海青》诗:“孤飞雪点青云破,一击秋声玉宇宽。”(3).水点。 宋 杨万里 《题漱玉亭示开先长老师序》诗:“雷声惊裂 龙伯 眼,雪点溅湿 姮娥 衣。”...

杨梅的意思:◎ 杨梅 yángméi[red bayberry] 杨梅属(Myrica)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子狭长,花褐色,雌雄异株。果实表面有粒状突起,紫红色或白色,味酸甜,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