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舜谐游上庠
宋 · 邹浩
高木纷万状,皆从毫末来。
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
根本初不同,他时终异材。
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
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
霜雪一朝怒,孰与松柏陪。
青青几千尺,寒峰正崔嵬。
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
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
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
穷年后悔心,何似今日回。
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
根本初不同,他时终异材。
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
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
霜雪一朝怒,孰与松柏陪。
青青几千尺,寒峰正崔嵬。
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
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
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
穷年后悔心,何似今日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奇妙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诗人以“高木”为切入点,通过“毫末”到“万状”的转变,展现了事物成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中提到“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强调了自然规律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东风”与“霜雪”的不同季节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前的驻足与沉思。
最后,诗人以“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为转折,暗示了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和变革的必要性。通过“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全诗在反思过去与展望未来之间,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