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拟挽歌词三章(其一)赏析

拟挽歌词三章(其一)

清 · 戴亨
我命自我立,不受阴阳欺。
夭寿无贰理,朝闻夕死宜。
所生诚不忝,造化岂能违。
舜文称寿考,颜冉非短期。
周孔终正寝,龙比死亦怡。
鼎鼎宇宙间,均之全所归。
生理苟不尽,龟鹤亦奚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的《拟挽歌词三章》的第一章,主题围绕着生命的自主性与自然规律的和谐共存展开。

首句“我命自我立”,强调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自主性,认为人的命运应当由自己掌握,不受外界力量的支配或影响。接着,“不受阴阳欺”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即人应当独立于自然法则之外,不被其左右。

“夭寿无贰理,朝闻夕死宜”表达了对生命的平等态度,不论寿命长短,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及时行乐,珍惜每一刻。这种思想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间紧迫性的警醒。

“所生诚不忝,造化岂能违”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认为每个人出生时都承载着一定的使命或价值,不应轻易违背自然赋予的生命意义。这里蕴含了对生命责任的认识,以及对顺应自然规律的尊重。

“舜文称寿考,颜冉非短期”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事迹,如舜帝的长寿与颜回、冉有的长期生活,来强调长寿与幸福生活的价值,同时也暗示了追求内在精神的富足远胜于外在物质的积累。

“周孔终正寝,龙比死亦怡”则以周公、孔子和龙比为例,说明即使在生命终结之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体现了对死亡的正面态度,认为死亡是生命旅程的自然结束,不必恐惧。

最后,“鼎鼎宇宙间,均之全所归。生理苟不尽,龟鹤亦奚为”总结了全文的主题,指出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全面的发展和完善,而不应仅仅局限于肉体的生存。同时,提出即使像龟鹤这样的长寿生物,如果其生命没有达到应有的圆满,那么它们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这句话强调了生命质量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生命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自然、道德、死亡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