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江氏亭(其一)赏析

题江氏亭(其一)

明 · 佘翔
槛外芙蓉插汉斜,紫荆花映碧窗纱。
登楼一笑星河冷,挥手空中摘九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槛外芙蓉插汉斜",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盛开的芙蓉花比作直插云霄的仙子,展现了花朵的高洁和亭台的雅致。"紫荆花映碧窗纱"进一步增添了色彩,紫荆花的艳丽与碧色窗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清幽的氛围。

"登楼一笑星河冷",诗人登高望远,面对冷寂的星空,轻轻一笑,流露出超然物外的豁达。"挥手空中摘九华"则显得豪迈而富有诗意,仿佛诗人能凌空取景,摘取天上的九华山,象征着他的精神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整体来看,佘翔的这首《题江氏亭(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洒脱。

词语解释

碧窗的意思:绿色的纱窗。“ 碧纱窗 ”的省称。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 南唐 张泌 《南歌子》词:“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前蜀 尹鹗 《满宫花》词:“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参见“ 碧纱窗 ”。...

插汉的意思:(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水南流经 鲁阳关 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元 钱惟善 《龙峰孤塔》诗:“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横云山》:“ 横云 插汉领诸峯,雨过泉飞乱壑松。”(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 插汉儿 、 察罕 、 察哈尔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间 卜赤 (一作 布希 )驻牧 插汉 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窗纱的意思:◎ 窗纱 chuāngshā[gauze for screening windows;window screening] 窗户上安的纱布、铁纱等...

登楼的意思:(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

芙蓉的意思:◎ 芙蓉 fúróng(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挥手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荆花的意思:(1).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 唐 白居易 《晚春重到集贤院》诗:“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幸荆花春风正暖,知甚时腾翥,笙簧圣治,徜徉天馆。”(2).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前蜀 贯休 《杜侯行》:“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烂熳开仙圃。我闻 大中 咸通 真令主,相惟大 杜 兼小 杜 。” 宋 刘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诗:“伯兄廼 汉 司徒掾,季子亦 唐 行秘书。只愿荆花常烂熳,莫令瓜蔓稍稀疏。”...

九华的意思:(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

空中的意思:◎ 空中 kōngzhōng(1) [air]∶作为飞机活动的场所空中优势(2) [hollow]∶中间是空的空,使动用法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宋· 苏轼《石钟山记》...

星河的意思:◎ 星河 xīnghé[galaxy;Milky Way] 指银河...

紫荆的意思:(1).树名。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圆心形,春开红紫色花。供观赏。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紫荆》。(2).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 真 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清 孙枝蔚 《不得大兄消息》诗:“又见紫荆发,曾无黄耳来。”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