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赏析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唐 · 赵嘏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拼音版原文

dōngláizhūjīngqiánzhědēngcháoshí

zhúyíngféngzhìbǎitáichánggàojiànnánér

huāpiāoxiùlóuxiāngjiǎosòngguīxuānjìnsuí

yǒujiàn怀huáigǎnshíniánliǎngēnzhī

注释

东来:从东方来。
珠履:贵客的装饰。
旌旗:旗帜。
前者:那些先到的人。
登朝:进入朝廷。
亦:也。
一时:一时的显赫人物。
竹马:儿童游戏的竹竿马。
稚子:幼小的孩子。
柏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官府。
男儿:成长中的青年。
花飘:花瓣飘落。
舞袖:舞动的衣袖。
楼相倚:楼阁相互依偎。
角送:以号角送别。
归轩:归去的车辆。
客尽随:宾客们都跟随离去。
贱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怀感激:心怀感激之情。
十年:长达十年。
两地:两个地方。
负恩知:辜负了知遇之恩。

翻译

东方的贵客带着仪仗和旗帜,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曾是朝廷显贵。
孩子们手持竹马欢呼迎接,大人们在官署长久告别,见到的是成长的少年。
花瓣随风飘落在舞动的衣袖间,楼阁相依,号角声中宾客们纷纷离去。
只有我这卑微之人满怀感激,十年来与亲人分隔两地,辜负了彼此的知遇之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来时的壮观场景和个人情感。开篇“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展示了官员返程时的排场和昔日登朝的繁华,珠履和旌旗象征着威仪和权力,表明这是一位不凡的人物。

紧接着“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则是官员与家人团聚的情景。竹马代表孩童的玩具,而柏台可能是家中的某个特定地点。这里传达了一种温馨和亲昵。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则描绘了官员返回府邸时的景象,花瓣随风起舞,与楼台相倚,角声送行人回家,宾客们也跟随着主人回到府中。这段落展现了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氛围。

最后“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人以“贱夫”自称,表达了对往昔恩情的怀念和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十年两地”暗示了一段长久的离别和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既展现了官场生活的繁华,也流露出个人对于亲情和往昔恩情的深切怀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