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古海杂诗五首(其二)赏析

古海杂诗五首(其二)

近现代 · 张采庵
三五茅茨野老家,晾衣竿上日西斜。
谁知别有秋光在,屋角一棚豇豆花。

词语解释

豆花的意思:(1).指豆类植物开的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豆》:“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唐 许浑 《题韦隐居西斋》诗:“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只有扁豆一种,交到秋时,西风发起,那豆花越觉开得热闹。”(2).方言。即豆腐脑。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这和豆腐一样的制作,是比豆腐还要简单,还要好吃。” 岚云 《逐渐消失的行业》:“虽可吃到甜咸加料的豆花,却不如挑担而来的姜汤豆花味美。”参见“ 豆腐脑 ”。...

豇豆的意思:◎ 豇豆 jiāngdòu[cowpea] 一年生草本植物( Vigna sinensis ),茎蔓生,叶子由三个菱形小叶合成,花淡紫色。果实为圆筒形长荚果,种子呈肾脏形。嫩荚是普通的蔬菜...

老家的意思:◎ 老家 lǎojiā(1) [old home]∶指在故乡的家庭(2) [hometown;native place]∶指原籍我老家是湖南(3) [my parents or your parents]∶对人称自己的或他人的父母...

茅茨的意思: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

秋光的意思:(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日西的意思:(1).日向西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注:“﹝景﹞西於土圭,谓之日西,是地於日为近西也。”(2).指傍晚。《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我们且自回去,等日西再来罢。”...

三五的意思:(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

上日的意思:(1).朔日,即农历初一。《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 文祖 。” 孔 传:“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曰上日。” 清 金农 《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 梅福 ,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指阴历每月上旬之吉日。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上日、元日,皆非谓朔日也。上日谓上旬吉日……自 张衡 《西京赋》始以元日为朔日,而 汉 以前无之。”(2).佳日,佳节。 唐 李乂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诗:“上日登楼赏...

野老的意思:◎ 野老 yělǎo[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一棚的意思:(1).犹言一场。棚,指考棚,封建时代考试场所。《儒林外史》第三二回:“目今宗师考 庐州 ,下一棚就是我们。”(2).犹一架。用于花果。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引 凌云翰 《题温日观墨葡萄》诗:“风飘露洒一棚秋,路入 沧江 忆旧游。”(3). 清 末陆军编制单位,十四人为一棚。约相当于今之一班。...

有秋的意思:丰收,有收成;丰年。《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司田春有秋,寄声与我谐。飢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乃詔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明 李贽 《复杨定见书》:“如种田相似,年年不輟,时时不改,有秋之穫如此,无成之岁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弃前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