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其三)赏析

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其三)

宋 · 葛胜仲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
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
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
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
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守在任期结束后的离别场景,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忧虑。

首句“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以历史人物阳城和贾谊的遭遇作为引子,暗示宁守在任期间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挫折与困境。阳城因政事拙于应对而被催促,贾谊则因谏言而遭贬谪,这里借以表达宁守在官场上的不易。

接着,“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描述了宁守在官府中的工作压力,骑曹与马曹分别代表不同的职务,此处暗指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可能的处罚。通过“罚满何止百”的夸张表述,展现了宁守所承受的压力之大。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则转而描写宁守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襟。一个轻松的微笑,不仅化解了压力,还使得他得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因此获得某种宽恕或解脱。

“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进一步展示了宁守在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和礼仪规范。铃斋象征官署,父党尊则表明宁守与上级或同僚之间的良好关系,均礼则强调了官场中的礼节和公平性,不赐隔则意味着没有因为身份或地位的差异而受到区别对待。

最后,“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表达了人们对宁守的尊敬和认可,认为他如同典午公一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宁守在官场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提到了宁守连续三年上奏请求离职,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慰荐飞络绎则暗示了这些奏章的频繁和急迫,反映了宁守内心的急切愿望。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则是宁守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和自我评价。骨相屯可能指的是官场的艰难险阻,见格则表示他的请求被拒绝或受到阻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

“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总结了宁守离任前的复杂心情。途穷表示官场之路已到尽头,窘论报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纸札谩摇擘则形象地描绘了宁守在整理离任文书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宁守离任前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在官场中的经历、内心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宁守个人品质的赞赏和对其命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