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咎诗并启一首上大名张太守鄮西吴吏部少槐李翰林东岗
龙翔淮甸,凤时金陵。
哲后继启,寔为太宗。
涤宇沙汉,定鼎北平。
鳦鸟肇迹,笃生我皇。
文思钦明,武烈威扬。
九壤流化,八叶载光。
越商轶周,方轨于唐。
赫赫明圣,鉴临下土。
阅兹藩魏,在漳之浒。
政狎民逸,不克时叙。
咨汝宰臣,孰宁予处。
天官曰都,张公臣邻。
懿思渊塞,迈德种勋。
三揖缁衣,五马白唇。
锡汝淮阳,以优王宾。
曰若李公,维帝喉舌。
逆鳞补衮,持稷紏契。
执宪匪回,万夫之特。
投章出郊,藩此南国。
曰维吴公,环拱紫微。
县衡泰垣,曳履龙墀。
三台中拆,骇慄天维。
怀玦之屏,绝景超辉。
象服有韡,式宴嘉会。
剑履云行,徽章雾丽。
丹霞扶轩,流飙承佩。
相协天人,调和鼎鼐。
振举颓纲,综釐群纪。
肃肃公徒,峨峨俊士。
有怀克绥,无颇不圮。
神人胥悦,黄耇称美。
繄余小子,髫龀载年。
圜彼桥门,执经陈虔。
虡磬玉鬯,琴瑟洞弦。
官师儆惎,我弼我愆。
嗟余小子,般乐肆射。
禽色交荒,曾匪日夜。
日居月诸,忽焉代谢。
长老有言,固而弗化。
履霜坚冰,积雪维霰。
福始祸基,致毁匪嫚。
臧获跋扈,竖牛之渐。
驾言锄挺,搆兹奇怨。
谁其为梗,职此厉阶。
行人牵牛,邑人之菑。
匪曰狡狂,孰为斯媒。
沉思窳圉,遐不怆怀。
蹇蹇王臣,侯来于京。
云驰四表,雷动八纮。
霜飞天钺,秋冠烈缨。
如追放豚,寘余典刑。
群公穷烛,察我冤隐。
洒以甘露,润此槁轸。
烁燹燎原,扑灭可近。
三宥弗张,六极迭惷。
犴狴勿密,缠牵永殛。
卧无曲肱,行有颠踣。
日星安施,违此昏墨。
维绁之傫,与余偃息。
大夜何长,伫视虚照。
魑魅僛偲,既嚬亦笑。
招之不来,迤逦入庙。
非予作孽,斯焉取造。
瞻彼卫澳,有蘋有蘩。
祁祁士女,大佩琼璠。
以嬉以游,俯仰如神。
岂不尔怀,畏此棘垣。
麋鹿榛榛,虎豹伾伾。
号走旷野,齧肉茹爢。
夫我无食,不如尔怡。
欲往同群,驺虞在逵。
伊禽之介,黄鹄其羽。
千里一息,不遑宁处。
荡荡玄霄,俦克与伍。
有泚厚颜,莫不能举。
嗈嗈鸿雁,唼喋江湘。
弋人何篡,实汝瑶觞。
汝之匪觏,亦自云亡。
罪岂碆卢,俾我悲伤。
何我人斯,不如狱草。
晨光朝晞,零露夜灏。
草之油油,孤秀斯宝。
嗟予小子,胡不自好。
严父辞堂,慈母去闱。
二灵并暴,风雨中摧。
圜幽五稔,谁掩葛藟。
心膂惨伤,发肤当乖。
两稚失怙,咨命不永。
厥绪斩㔃,谁继余统。
马牛风埏,牧竖登陇。
万岁千秋,涕下如绠。
妻孥牵裙,将柰若何。
我有严刑,遑恤其它。
生当来归,死当长嗟。
兹其余辜,怨岂在遐。
谔谔三公,奕世夔龙。
投分绍运,骈翊帝衷。
力侔造化,志与神通。
何惜覆盆,照此微躬。
蠢尔黠虏,窥我华阙。
愿投有畀,亲冒矢石。
搴旗瀚海,奋剑沙碛。
雷毂雁门,电扫张掖。
捐躯国难,解颐龙鳞。
血化为碧,膏涂铁斤。
薄劣既弛,少谢陶钧。
死虽一辙,肝胆殊分。
天未悔祸,忧心烦劳。
怀贤如渴,德音式昭。
梦寐赤舄,仰止嵩高。
王泽弗竭,鉴我时髦。
鉴赏
这首明代卢楠的《惩咎诗并启一首上大名张太守鄮西吴吏部少槐李翰林东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局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作。诗中,诗人首先颂扬了明祖的功业和太宗的英明,接着描述了国家的繁荣和皇帝的威仪。然而,他也揭示了地方官员的失职和自己遭受的冤屈,表达了对公正的渴望。
诗人对张太守、吴吏部和李翰林等官员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纠正时弊,维护法纪。他自比为无辜受难者,感叹命运多舛,家庭不幸,孩子早逝,自己则面临困境。诗人表达了对贤能者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自身过失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又有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公正和清明政治的向往。
词语解释
犴狴的意思:监狱。 明 杨珽 《龙膏记·罗织》:“奸谋,叹 邹阳 难免犴狴穷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日在兰麝之乡,如犴狴中人,仰狱吏之尊也。” 宁调元 《书感》诗:“天阴雨骤昼闻雷,犴狴重重即夜臺。”...
跋扈的意思:[释义](形)凶暴,不讲道理,侧重指专横暴戾,欺上压下:专横~,不可一世。 [构成]偏正式:跋(扈 [同义]骄横...
八纮的意思:(1).八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 高诱 注:“紘,维也。维落天地而为之表,故曰紘也。” 汉 刘桢 《赠徐干》诗:“兼烛八紘内,物类无偏颇。” 唐 张碧 《鸿沟》诗:“毒龙衔日天地昏,八紘靉靆生愁云。”(2).泛指天下。《旧唐书·崔慎由传》:“早致万乘归京,以副八紘恳望。” 宋 范仲淹 《六官赋》:“王者富有八紘,君临万国。”...
般乐的意思:◎ 般乐 pánlè[play] 游乐;玩乐...
悲伤的意思:[释义](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伤感。 [构成]并列式:悲+伤 [例句]心情悲伤。(作谓语)悲伤的眼泪。(作定语)感到悲伤。(作宾语)[同义]悲痛、悲哀[反义]欢乐、欢喜、快乐...
北平的意思:◎ 北平 Běipíng[Beiping] 北京旧称...
薄劣的意思:(1).低劣;拙劣。有时用为谦辞。《后汉书·孔融传》:“ 朱 、 彭 、 寇 、 贾 ,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至於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囓,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彼美丘园道,喟焉伤薄劣。” 李周翰 注:“美 孔令 得归丘园之道,叹伤己之薄劣不如也。” 唐 杜甫 《独酌》诗:“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古者使臣以不辱君命为职……自揣薄劣,徒以文事承任使,而关於政者,甚不细。” 清 方文 《王雷臣侍御招同沉仲...
补衮的意思:(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备员諫省,容逆鳞之愚直,无补衮之嘉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功》:“一点丹衷期补衮,半生孝道成虚局。”(2). 唐 代对补阙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
不永的意思:谓寿命不长久。 汉 韦贤 《讽谏》:“迺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惟王统祀。”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刘眘虚》:“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爱堂 ﹞霍然惊寤,自知不永。”...
不如的意思:◎ 不如 bùrú[not up to;inferior to]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不能的意思:◎ 不能 bùnéng(1) [impotent;unable;incompetent;inefficient;powerless]∶不可能;不能够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不能理解不能生育不能实现(2) [cannot afford;do not equal to] 〈方〉∶不允许,不可以不能不谈到不能接受不能相提并论(3) [may not;must not] 〈方〉∶不至于...
不来的意思:(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不克的意思:[释义](动)不能(多指能力薄弱,不能做到)。 [构成]偏正式:不〔克 [例句]不克自拔。(作谓语)...
不遑的意思:◎ 不遑 bùhuáng[be too late to do sth.;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to do sth.] 没有时间;来不及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不尔的意思: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惨伤的意思:悲伤;惨痛忧伤。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昔随 刘氏 定 长安 ,帷幄未改神惨伤。”《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姐妹分别之时,你我不忍分捨,好不惨伤!”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儿女之事粗能了了,但分离至此,令人终觉惨伤耳。” 鲁迅 《彷徨·孤独者》:“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缠牵的意思:束缚牵制。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结綬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诗:“如何无碍智,犹苦病缠牵。”...
长老的意思:◎ 长老 zhǎnglǎo(1) [elder]∶年纪大的人(2) [elder of a Buddhist monastery]∶对和尚的尊称小长老...
长嗟的意思:犹长叹。 南朝 梁 王僧孺 《寄何记室》诗:“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湖南清絶地,万古一长嗟。”...
晨光的意思:◎ 晨光 chénguāng[light of the morning sun] 早晨的阳光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称美的意思:(1).称述美德。《礼记·祭统》:“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2).称赞,赞美。《北史·曹世表传》:“侍中 崔光 ,乡里贵达,每称美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称美宰辅,必曰 伊 周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秀才》:“ 正伦 一家有三秀才,甚为当时称美。”...
沉思的意思:[释义](动)深思。 [构成]偏正式:沉〔思 [例句]他陷入沉思中。(作宾语)他是个爱沉思的人。(作定语)他沉思着说。(作状语)...
臣邻的意思:《书·益稷》:“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孔 传:“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本谓君臣应相亲近,后泛指臣庶。《通志·总序》:“儻臣邻皆如此,则顾问何取焉?”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閲史披图,猛欲追謨于贤圣;宵衣旰食,每勤顾问于臣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深居高拱,不如询访臣邻;批答详明,不若亲承颜色。”...
魑魅的意思:(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颜师古 注:“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 注:“魑魅,山泽之神。”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获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奋。” 庐隐 《或人的悲哀》:“他们不用...
怆怀的意思:悲伤。 唐 李益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愴怀非外至,沉鬱自中肠。” 明 徐渭 《涉江赋》:“予斯之忧,他奚愴怀?” 黄遵楷 《<人境庐诗草>跋》:“先兄之不忍为诗人,而又不得不有求于自立之道,其愴怀身世为何如耶。”...
蠢尔的意思:无知蠢动貌。《诗·小雅·采芑》:“蠢尔 蛮荆 ,大邦为讎。” 朱熹 集传:“蠢者,动而无知之貌。” 晋 潘岳 《关中诗》:“蠢尔 戎 狄 ,狡焉思肆。”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朕以 恆阳 之众,蠢尔无知,驱彼生人,致之死地。” 清 贝青乔 《捕鳄行》:“尾掉狂风狂,鬐扬毒雾毒。蠢尔鰐兮,雄长裸虫三百六,血人於牙脆如肉。”...
辞堂的意思:指母亲或祖母去世。 明 文徵明 《祭王钦佩文》:“岂其朝命甫下,而太夫人顾已辞堂。”《剪灯新话·秋香亭记》:“祖母辞堂,先君捐馆。”...
慈母的意思:◎ 慈母 címǔ[loving mother] 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古称抚育自己成人的庶母为慈母...
大夜的意思:(1).沉沉的黑夜;深沉的夜色。 晋 陆云 《南征赋》:“映皓月而望舒闇,照重昏而大夜朗。”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 广州 。”(2).长夜。谓人死长眠地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谦诔》:“昭途长已,大夜斯安。”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爰在盛年,先从大夜。” 唐 黄滔 《伤翁外甥》诗:“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3).佛教谓僧徒死后火葬之前夜为大夜,也称迨夜、宿夜。参阅《百丈清规》六。...
代谢的意思:◎ 代谢 dàixiè(1) [metabolize;supersession] 更替、交替变换新陈代谢(2)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清· 洪亮吉《治平篇》...
丹霞的意思:(1).红霞。 三国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綺,素云轻若綈。” 明 夏完淳 《叙怀》诗:“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树。”(2).比喻红艳的色彩。 晋 傅玄 《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唐 李商隐 《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红楼梦》第五八回:“﹝ 宝玉 ﹞从 沁芳桥 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荡荡的意思:浩大貌;空旷貌。《韩诗外传》卷二:“盪盪乎其义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汉书·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风捕景,终不可得。” 颜师古 注:“盪盪,空旷之貌也。”(1).广大貌;博大貌。《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论语·泰伯》:“大哉 尧 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 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颜师古 注:“荡荡,广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
当来的意思:(1).将来。《魏书·崔亮传》:“但令当来君子,知吾意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若当来限尽之后,一性既往,四大狼籍。”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此人非小可,此人当来必然峥嶸有日。”(2).原来;起初。《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今 河 北之干戈甫定, 朱温 之兇燄犹存,大王遽即大位,殊非当来弔伐之本意,天下谁不解体乎?”《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当来六国与 秦 比肩…… 始皇 贪心无厌,谋合併一统。”...
德音的意思:(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韩愈 《高君画赞》:“遗书一张,德音不忘。”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能先赐德音,犹所说豫大庆。”(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 唐 宋 ,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汉 ...
登陇的意思:(1).登上高地。 南朝 梁简文帝 《艳歌行》之一:“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 唐 赵嘏 《织锦窦家妻》诗:“岂知登陇远,祇恨下机迷。” 宋 陆游 《岁莫感怀》诗:“昏昏杀气秋登陇,颯颯飞霜夜出师。”(2).登上 陇坂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水流登 陇 ,寒风度 辽 。” 倪璠 注:“《三秦记·陇头歌》有‘ 陇 头流水’之句。”...
颠踣的意思:◎ 颠踣 dīānbó[fall,fall forward] 跌倒,仆倒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典刑的意思:◎ 典刑 diǎnxíng(1) [normal punishment]∶常刑(2) [control punishment;wield penalty]∶掌管刑罚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3) [be punished with death]∶受死刑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电扫的意思:亦作“ 电埽 ”。1.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扫荡净尽。 唐 元稹 《苦雨》诗:“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 清 郑燮 《念奴娇·金陵怀古·周瑜宅》词:“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櫓云崩,旌旗电扫,熛射 江 流血。”(2).像内电划过。谓将事情迅速处理完毕。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万卷星罗,千篇电扫,肯学穷儿事 楚 骚。”《宋史·钱勰传》:“﹝ 钱勰 ﹞復知 开封 ,临事益精…… 軾 ( 苏軾 )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3).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消逝。 宋 ...
调和的意思:◎ 调和 tiáohé(1) [mediate;reconcile]∶调解使和好调和对立的观点(2)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配合得适当;和谐色彩调和(3) [compromise;make concessions]∶折中;妥协(4) [mix;blend;temper]∶混和;搀和(5) [flavour;season]∶调味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6) [seasoning;condiment]∶调味品...
鼎鼐的意思:(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七:“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此乃敦耳。”(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唐 苏颋 《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参见“ 鼎鼐调和 ”。...
定鼎的意思:◎ 定鼎 dìngdǐng[establist a capital] 定国都。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来九鼎,为传国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成王定鼎于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笃生的意思:谓生而得天独厚。《诗·大雅·大明》:“篤生 武王 ,保右命尔。” 郑玄 笺:“天降气于 大姒 ,厚生圣子 武王 。” 三国 魏 曹植 《皇子生颂》:“喜月令辰,篤生圣嗣。” 明 李贽 《续藏书·凉国蓝公》:“此盖上帝之所篤生。” 清 杭世骏 《质疑》卷下:“夫天既篤生英主,又岂杀之所能为功耶?” 严复 《原强》:“至国朝龙兴 辽 瀋 ,圣哲篤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已而思士篤生,上通帝旨,转轮之説,弥沦大区,国士桓桓,则首举义旗於 鄂 。”...
谔谔的意思:◎ 谔谔 è’è[honest criticism] 正言批评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谔谔。——《韩诗外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传》...
峨峨的意思:◎ 峨峨 é’é(1) [high]∶山体高大陡峭(2) [tall and impressive (appearance) ]∶态度庄重严肃...
二灵的意思:指牵牛、织女二星。 唐 刘宪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诗:“秋吹过双闕,星仙动二灵。”...
发肤的意思:(1).头发与皮肤。《孝经·开宗明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2).借指身体。《国语·齐语》:“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髮肤是父母所生。” 明 刘基 《短歌行》:“髮肤剥削稜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 章炳麟 《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
烦劳的意思:[释义](动)敬辞,表示请托。 [构成]并列式:烦+劳 [例句]烦劳您帮我看一会孩子;行吗?(作谓语)...
方轨的意思:(1).车辆并行。《战国策·齐策一》:“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晋书·庾龢传》:“若凶运有极,天亡此虏,则可泛舟北济,方轨齐进,水陆骋迈,亦不踰旬朔矣。” 清 顾炎武 《井陉》诗:“独此艰方轨,於今尚固扃。”(2).指平坦的大道。《后汉书·邓彪张禹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 李贤 注:“方轨,谓平路也。”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崎嶇山泽,夷若方轨。”(3).取法;比肩。《宋书·谢灵运传论》:“ 灵运 之兴会标举, 延年 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魏书·李崇传》:“...
飞天的意思:(1).飞向天空。 唐 李邕 《日赋》:“乍出海而融朗,忽飞天而光大。” 唐 韦执中 《白云无心赋》:“徒见其紆餘上汉,繚绕飞天。”(2).“飞龙在天”的略称。比喻王者得天下,有龙兴之象。语出《易·乾》:“九五,飞龙在天。” 孔颖达 疏:“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一旦飞天,霹破 殷辛 之国。”(3).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译为飞天。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窟顶有莲花。四角上,飞天翱翔。”...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覆盆的意思:(1).覆置的盆。 汉 王充 《论衡·说日》:“视天若覆盆之状,故视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2).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谓阳光照不到覆盆之下。后因以喻社会黑暗或无处申诉的沉冤。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 羲皇 景,为人照覆盆。” 金 元好问 《秋夜》诗:“春雷谩説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 清 钱谦益 《蒙恩昭雪恭伸辞谢微悃疏》:“於是臣之覆盆得白,而孤生可保矣。”(3).犹倾盆。 宋 祝简 《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
俯仰的意思:[释义](动)〈书〉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构成]并列式:俯+仰 [例句]随人俯仰。(作谓语)俯仰由人(比喻一切受人支配)。(作谓语)...
肝胆的意思:◎ 肝胆 gāndǎn(1) [liver and 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 [heroic 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3) [be as thick as 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肝胆的意思:◎ 肝胆 gāndǎn(1) [liver and 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 [heroic 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3) [be as thick as 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甘露的意思:[释义](名)甜美的露水。...
甘露的意思:[释义](名)甜美的露水。...
葛藟的意思:(1).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 杨伯峻 注:“葛藟为一物……亦单名藟,亦名千岁藟、虆芜、蓷虆、苣瓜、巨荒,属葡萄科,为自生之蔓性植物。” 宋 王安石 《重游草堂寺次韵》之一:“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沉。”参见“ 千岁虆 ”。(2).《诗·王风》篇名。内容描写 周 室衰微,人民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明 归...
葛藟的意思:(1).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 杨伯峻 注:“葛藟为一物……亦单名藟,亦名千岁藟、虆芜、蓷虆、苣瓜、巨荒,属葡萄科,为自生之蔓性植物。” 宋 王安石 《重游草堂寺次韵》之一:“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沉。”参见“ 千岁虆 ”。(2).《诗·王风》篇名。内容描写 周 室衰微,人民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明 归...
公徒的意思:(1).诸侯的步兵。《诗·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高亨 注:“徒,步兵。每辆兵车随有徒兵约三十人,兵车千辆有徒兵三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遂逐之。 孟氏 使登西北隅,以望 季氏 。见 叔孙氏 之旌,以告。 孟氏 执 郈昭伯 ,杀之于南门之西,遂伐公徒。”(2).指乡勇。 陈璞 《三元里忆辛丑乡勇杀虏事》诗:“异类人心愤,乡愚胆战麤。国殤今共礼,贝胄愧公徒。”(3).指刑罚。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廝每情理难容。” 元 郑光祖 ...
孤秀的意思:孤拔秀丽;优异特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江 南岸有山孤秀,从 江 中仰望,壁立峻絶。” 唐 王勃 《慈竹赋》:“恐孤秀而成危,每群居而自守。” 唐 李商隐 《题小松》诗:“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卓尔孤秀,泠然独往。”《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五·考功集》:“其( 薛蕙 )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
官师的意思:(1).百官;较低级的官吏。《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孔 传:“官师,众官。”《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鐸拱稽。” 韦昭 注:“下言十行一嬖大夫,此一行宜为士。《周礼》:‘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礼记·祭法》:“官师一庙。” 郑玄 注:“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穆天子传》卷六:“百嬖人官师毕赠。” 郭璞 注:“官师,群士之号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王禘》:“所谓官师者,次其长者也...
国难的意思:[释义](名)国家的患难,特指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国家灾难。 [构成]偏正式:国(难 [例句]那时;国难当头;他毅然参加了革命。(作主语)...
骇慄的意思:惊惧。《新唐书·李宗闵传》:“凡不附己者,皆指以二人党,逐去之。人人骇慄,连月雺晦。” 宋 梅尧臣 《豕》诗:“司原悔何由,肝胆空骇慄。”...
瀚海的意思:◎ 瀚海 hànhǎi(1) [Baikal Lake]∶同“翰海”瀚,瀚海,北海。——《广韵》瀚海阑干百丈冰。——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Gobi Desert]∶蒙古大沙漠的古称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陶翰《出萧关怀古》...
赫赫的意思:[释义](形)显著盛大的样子。 [构成]叠音式 [例句]战功赫赫。(作谓语)...
和鼎的意思:(1).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芳越薰椒,味超和鼎。” 石声汉 注:“盐、梅。”(2).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魏书·任城王澄传》:“臣诚才非臺弼,智闕和鼎。” 唐 张九龄 《敕赐宁王池宴》诗:“徒参和鼎地,终谢巨川舟。”参见“ 和羹 ”。...
鸿雁的意思:◎ 鸿雁 hóngyàn[swan goose]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喉舌的意思:[释义](名)泛指说话的器官。 [构成]并列式:喉+舌 [例句]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作宾语)...
厚颜的意思:◎ 厚颜 hòuyán[shameless] 厚脸;不知羞耻...
后继的意思:◎ 后继 hòujì(1) [succeed]∶后面接着跟上来前赴后继(2) [carry on]∶继续开展,进行下去后继有人...
胡不的意思: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虎豹的意思:(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
忽焉的意思: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尧臣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陈维崧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淮甸的意思:淮河 流域。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登艫眺 淮 甸,掩泣望 荆 流。” 唐 刘禹锡 《代谢贷钱物表》:“ 寿春 固纍以备盗, 淮 甸兴师以扞姦。” 明 谢榛 《送钦水部子辰之沛中》诗:“树色分 淮 甸, 河 流见 禹 功。”...
环拱的意思:(1).犹环绕。 唐 杨炯 《浑天赋》:“天有北辰,众星环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远近群峯环拱,亦佳境也。”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夫夷之南,万山环拱。”(2).犹禁卫。 唐 白居易 《姚成节右神策将军知军事制》:“环拱之职,得不勉歟!”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一:“及前宰执侍从大第,环拱盖以百数。”《宋史·仪卫志一》:“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衞。”...
遑宁的意思:安逸;安宁。 唐 柳宗元 《涂山铭》:“方岳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寧。” 宋 王禹偁 《滁州谢上表》:“臣拜命已来,通宵自省,恐是臣所赁官屋,在 高怀德 宅中。一昨 开宝皇后 权厝之时,便欲移出,未有去处,甚不遑寧。” 明 吴承恩 《平南颂》:“赫赫□公,公心为国,岂敢遑寧,主忧臣辱。”...
黄鹄的意思:(1).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一举千里。”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鵠,锦缆牙檣起白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一个将青蛾来燎火,且过眼前;一个见黄鵠而关弓,不知背后。”(2).比喻高才贤士。《文选·屈原<卜居>》:“寧与黄鵠比翼乎?将与鸡鶩争食乎?” 刘良 注:“黄鵠,喻逸士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鵠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沆 曰:“黄鵠谓 元稹 、 李绅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失藪哀鸿叫,摶...
黄耇的意思:(1).年老。《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毛 传:“黄,黄髮也;耇,老。”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表》:“心离志絶,自分黄耇永无执圭之望。” 宋 王安石 《奉酬许承权》诗:“后会敢期黄耇日,相看且度白鸡年。”亦指年老的人。 景耀月 《读史感言》诗:“熊羆一入占,后车载黄耇。”(2).元老。《汉书·师丹传》:“ 丹 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耇。”...
皇明的意思:皇帝的圣明。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谀辞。 汉 班固 《西都赋》:“天人合应,以发皇明。”《南齐书·陆澄传》:“ 澄 謏闻肤见,貽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识。” 唐 杜甫 《能画》诗:“政化平如水,皇明断若神。”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四:“皇明烛九幽,湔祓用神兵。”...
徽章的意思:[释义](名)佩带在身上,用来表示身分、职业等的标志,多用金属制成。 [构成]并列式:徽+章 [例句]他带着一枚环保徽章。(作宾语)...
悔祸的意思:(1).谓撤去所加的灾祸。《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 许 ,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 杨伯峻 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 许 之祸。”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 祝融 悔祸, 回禄 屏气。”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2).后悔造成祸害。《旧唐书·越王係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餘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
昏墨的意思: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 之刑也。”《隋书·刑法志》:“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序》:“乃一班昏墨官吏,施其野蛮手段,杀及无辜,竟使热心毅力之豪侠家,断送於 轩亭 市口,岂不寃哉!”...
祸基的意思:犹祸根。《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劝君出语须诚实,口舌从来是祸基。”《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 托辉 曰:‘ 额特勒 懦而败事, 阿苏 有才而贪,将为祸基;不得已而用,败事犹胜祸基。’”...
棘垣的意思:以棘刺护墙。《元史·郝经传》:“驛吏棘垣钥户,昼夜守逻,欲以动 经 , 经 不屈。”...
积雪的意思:(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
嘉会的意思:(1).谓众美相聚。《易·乾》:“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 孔颖达 疏:“言君子能使万物嘉美集会,足以配合於礼,谓法天之亨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絶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2).欢乐的聚会。多指美好的宴集。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后蜀 毛文锡 《浣溪沙》词:“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妬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汉 贾谊 《治安策》:“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
驾言的意思:(1).驾,乘车;言,语助词。语本《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用以指代出游,出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驾言发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长帆翼金风,驾言拾海月。”(2).传言;托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无方无製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
蹇蹇的意思:(1).忠直貌。蹇,通“ 謇 ”。《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高亨 注:“謇謇,直諫不已也。”《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諫争於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 颜师古 注:“蹇蹇,不阿顺之意也。”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一:“起民之病,治国之疵,蹇蹇一心,如对策时。”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良臣蹇蹇,良友偲偲,全是一腔浩气。”(2).平直貌。蹇,通“ 謇 ”。 汉 扬雄 《太玄·勤》:“往蹇蹇,祸邇福远。” 范望 注:“蹇...
鉴临的意思:亦作“鉴临”。审察,监视。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宋 刘过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红楼梦》第一○三回:“虔请 伏羲 、 文王 、 周公 、 孔子 四大圣人,鉴临在上,诚感则灵。” 茅盾 《霜叶红于二月花》十四:“那时候这岁半的小女孩要在众亲友鉴临之下参拜她的未来的父母,并拜见各位尊长。”...
剑履的意思:...
坚冰的意思:《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王弼 注:“始於履霜,至于坚冰,所谓至柔而动也。刚阴之为道,本於卑弱而后积著者也。”后多以喻积过成祸,困难重重。《魏书·天象志三》:“自 刘氏 ( 刘裕 )之霸,三变少微以加南宫矣……驯而三积,坚冰至焉。”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盖天下姦雄,无代无之……今明盛之朝,岂有大过,亦宜辨於毫末,杜其坚冰,或戚近挠权,或土木耗国,或禄赏未均,或纲纪未修,或任使未平,斯亦过之渐也。” 陈靖 《新的长征》:“欢呼啊,坚冰已经打破...
江湘的意思:长江 和 湘江 。也指 长江 和 湘江 流域。《楚辞·九章·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 江 湘 。” 汉 张衡 《南都赋》:“秽 长沙 之无乐,歷 江 湘 而北征。”《晋书·王鉴传》:“时 杜弢 作逆, 江 湘 流弊, 王敦 不能制,朝廷深以为忧。 鉴 上疏劝帝征之。”...
髫龀的意思:亦作“ 髫齓 ”。1.谓幼年。《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晋书·司马遹传》:“既表髫齔,高明逸秀。”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教自髫齓,成于冠婚。” 明 陆采 《怀香记·班师议婚》:“髫齔相知,天生恁般家室。” 张素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人生髫齔事,八九无遗忘。”(2).指幼童。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便待要除根剪草絶了髫齔。”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计口出钱,髫齔皆算。”...
金陵的意思:(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别称。 战国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灭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凉山 ( 石城山 )设 金陵邑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金陵 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润州 (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唐 李绅 《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动摇。”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冯集梧 注:“…… 唐 人谓...
九壤的意思:(1).犹九州。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朱旗所勦,九壤被震。”《晋书·乐志下》:“洋洋玄化,润被九壤,民无不悦,道无不往。”《文选·束晳<补亡诗>》:“恢恢大圜,茫茫九壤。” 李善 注:“九壤,九州也。”(2).犹九泉。 晋 潘尼 《桑树赋》:“洞芳泉於九壤,含溢露於清霄。” 王闿运 《吊旧赋》:“辞慈母之昦思,甘归身於九壤。”...
捐躯的意思:[释义](动)为崇高的事业牺牲生命。 [构成]动宾式:捐|躯 [例句]为祖国捐躯沙场。(作谓语)[同义]牺牲、舍身...
绝景的意思:◎ 绝景 juéjǐng[superb scenery] 美好无比的风景黄山绝景...
俊士的意思:(1). 周 代称选取入太学者。《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郑玄 注:“可使习礼者,学大学。” 孔颖达 疏:“身虽升学,亦以学未成,犹给司徒繇役;若其学业既成,免其繇役。” 唐 代为取士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 太平天囯 称补廪为俊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廪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2).才智杰出的人。...
旷野的意思:[释义](名)空旷的原野。 [构成]偏正式:旷(野 [例句]他一个人走向旷野。(作宾语)...
夔龙的意思:(1).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书·舜典》:“ 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 。” 孔 传:“ 夔 龙 ,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 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 ,谁知你是蠹国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
来归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雷毂的意思:隆隆作响的车轮声。泛指轰隆之声。 汉 张衡 《天象赋》:“车府息雷轂之声, 造父 曳风鑾之响。” 南朝 陈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流水犇雷轂,追风赴电鞭。”...
雷动的意思:[释义](形)(声音)像打雷一样。 [构成]偏正式:雷〔动 [例句]掌声雷动。(作谓语)...
厉阶的意思:祸端。《诗·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毛 传:“厉,恶。”《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郑玄 笺:“阶,所由上下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从微至著,遂成厉阶。”《明史·郑履淳传》:“閽寺潜为厉阶,善类渐以短气。”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纵一时之情慾,即为后日堕落苦海之厉阶。”...
历数的意思:◎ 历数 lìshǔ[count one by one;enumerate] 一件一件地列举历数敌人的罪行...
燎原的意思:◎ 燎原 liáoyuán(1) [set the prairie ablaze] 火延烧原野燎原烈火星火燎原(2) 比喻气势旺盛...
临下的意思:(1).从高望下。《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2).指治理下属。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不徼訐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在上哀矜,临下庄敬。”《北齐书·幼主纪论》:“网罗俊乂,明察临下,文武名臣,尽其力用。”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治 吴 时候,如此骄纵酷虐的暴主(指 孙皓 ),一降 晋 ,却是如此卑劣无耻的奴才。 中国 常语说,临下骄者事上必谄,也就是看穿了这把戏的话。...
零露的意思: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 笺:“零,落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清 谭嗣同 《公宴》诗:“华月流綺疏,置酒临高臺。剑佩拂零露,冠盖纷以来。”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宋 张元干 《沁园春》词:“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一说,露珠。见 高亨 《诗经今注》。...
流化的意思:(1).流布的教化。 汉 刘向 《<战国策>序》:“ 周 之流化,岂不大哉。” 马骏声 《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千古《离骚》容耿介,百年流化自滂沱。”(2).指流布教化。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嗣皇新继明,率土日流化。”(3).犹流俗。...
六极的意思:(1).谓六种极凶恶之事。《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孔颖达 疏:“六极,谓穷极恶事有六。” 汉 王逸 《九思·逢尤》:“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隋书·礼仪志四》:“六极之人,务加宽养,必使生有以自救,没有以自给。”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忠义所感,定命靡常,六极转移,易如反掌。”(2).谓上下四方。《庄子·应帝王》:“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论语》:“信有一我,而不信,六极无之而非我。” ...
龙翔的意思:喻帝王兴起。 元 揭傒斯 《开元宫碑诗》:“ 元 兴龙翔,大拓疆土,四海八荒,咸覿其主。”...
龙鳞的意思:(1).龙的鳞甲。《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堊,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李善 注:“ 郭璞 曰:‘如龙之鳞彩也。’” 吕向 注:“言众物颜色相照烂然如龙鳞也。”(2).《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因以“龙鳞”指人主。《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任...
龙墀的意思:(1).犹丹墀。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三:“凤闕轻遮翡翠幃,龙墀遥望麴尘丝。”《宋史·礼志四》:“帝諭 文彦博 等曰,郊坛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 明 徐霖 《绣襦记·策射头名》:“参鸞驭,虎殿龙墀,口吐虹霓气。”(2).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晓謁龙墀罢,行瞻凤盖翩。”(3).法坛,道场。《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 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 清 洪昇 《长...
履霜的意思:(1).踩踏霜地。《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晋 潘岳 《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2).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 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 履霜坚冰 ”。(3).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郑玄 注:“为...
马牛的意思:(1).马和牛。《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 唐 韩愈 《获麟解》:“然麟之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2).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尊堂病废,不能理家人生产;弟坐食,一无所操作,贤夫妇何为作马牛哉!” 蒋智由 《有感》诗:“凄凉读尽 支那 史,几箇男儿非马牛!”...
迈德的意思: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谓勉力树德。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迈德种恩,树之风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唐 皮日休 《补<大戴礼·祭法>文》:“吾之先师 仲尼 ,迈德于百王,垂化于万世。”...
梦寐的意思:[释义](名)睡梦。 [构成]并列式:梦+寐 [例句]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要;形容迫切地希望着)。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作状语)...
麋鹿的意思:◎ 麋鹿 mílù[mi-lu]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麋鹿满之。——《墨子·公输》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明圣的意思:明达圣哲。《管子·霸言》:“国在危亡而能寿者,明圣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太祖 明圣、慈惠,歷代创业之主不可比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今天子明圣,抚外夷有道。”...
莫不的意思:莫不是“没有不”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种情况例外。...
牧竖的意思:亦作“ 牧竪 ”。牧奴;牧童。《楚辞·天问》:“ 有扈 牧竖,云何而逢?”《汉书·刘向传》:“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 始皇 者也,数年之间,外被 项籍 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宋 陆游 《识愧》诗:“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竪樵夫日往还。”《明史·刘基传》:“初, 太祖 以 韩林儿 称 宋 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 基 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 启 讨灭了 有扈氏 后,就罚他们作‘牧竖’(牧奴)。”...
南国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我国的南部。 [构成]偏正式:南(国...
逆鳞的意思:(1).倒生的鳞片。《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古人以龙比喻君主,因以触“逆鳞”、批“逆鳞”等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战国策·燕策三》:“﹝ 燕 太子丹 ﹞谓其太傅 鞫武 曰:‘ 燕 秦 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 对曰:‘ 秦 地遍天下……柰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旧唐书·苏世长韦云起等传赞》:“不有忠胆,安轻逆鳞。” 宋 陆游 《野兴》诗之三:“虚名仅可欺横目,戇论曾经犯逆鳞。”...
宁处的意思:犹言安处,安居。《国语·晋语二》:“群臣莫敢寧处,将待君命。”《淮南子·泰族训》:“夷狄伐中国,民不得寧处,故蒙耻辱而不死,将欲以忧夷狄之患,平夷狄之乱也。”《后汉书·徐穉传》:“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寧处?”...
扑灭的意思:◎ 扑灭 pūmiè(1) [extinguish]∶扑打消灭扑灭火焰(2) [wipe out;exterminate]∶扑打致死扑灭蚊蝇...
其余的意思:[释义](代)剩下的。 [构成]偏正式:其(余 [例句]除两人请假外;其余都到了。(作主语)[同音]旗鱼...
其它的意思:◎ 其它 qítā[the others;other] 同“其他”,但只用于事情...
妻孥的意思:[释义](名)〈书〉妻子和儿女。 [构成]并列式:妻+孥...
岂不的意思:◎ 岂不 qǐbù[wouldn’t it result in] 难道不…?怎么不…?岂不容易?...
祁祁的意思:(1).众多貌;盛貌。《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毛 传:“祁祁,众多也。” 唐 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同道祁祁,功庸以敦。” 蒋之翘 辑注:“祁祁,盛貌。”(2).舒缓貌。《诗·召南·采蘩》:“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毛 传:“祁祁,舒迟也。”《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祁祁。” 毛 传:“祁祁,徐也。”(3).娴静貌;和顺貌。《诗·大雅·韩奕》:“诸娣从之,祁祁如云。” 毛 传:“祁祁,徐靚也。”《文选·班固<东都赋>》:“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刘良 注:“习...
搴旗的意思:(1).拔取敌方旗帜。《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笑他兵力输民力,斩将搴旗几十村。”(2).高举旗帜。 黄远庸 《政党安在》:“其四……则临时奔赴,搴旗呐喊,好为生事者也。”...
牵牛的意思:◎ 牵牛 qiānniú[lead an ox;lead cow] 牵拉公牛或母牛牵牛下地◎ 牵牛 qiānniú(1) [lobed leaf pharbitis]∶一种旧大陆热带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Pharbitis nil ),具短毛,叶心脏形,通常三裂,花漏斗形,淡红、蓝色、浅紫色或白色(2) [Altair]∶牵牛星的俗称...
千秋的意思:[释义](1) (名)泛指很长久的时间:千秋万代。 (2) (名)敬辞;称人寿辰。 [构成]偏正式:千(秋...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桥门的意思:◎ 桥门 qiáomén[portal] 桁架桥每端的头两个主要桁架之间的空间...
唼喋的意思:◎ 唼喋 shàdié[click;imitation of sounds made in eating] 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音,也指鱼或水鸟吃食唼喋青藻,咀嚼菱藕。——司马相如《上林赋》...
禽色的意思:畋猎与女色。《新唐书·元稹传》:“愿令皇太子洎诸王齿胄讲业,行严师问道之礼,輟禽色之娱。”《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荒於禽色,何能久长。”...
琴瑟的意思:◎ 琴瑟 qínsè[be on friendly terms]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钦明的意思:敬肃明察。《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曰:“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后遂以“钦明”为对君主的颂词。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九:“ 汉景 称钦明,滥罚犹如斯。”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公主事舅姑》:“主上钦明,动修法制。”...
曲肱的意思:《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谓弯着胳膊作枕头。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宋 梅尧臣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诗:“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 清 黄宗羲 《<范熊岩先生文集>序》:“归田以后,谓之《枕言》,蔬水曲肱之意也。”...
群纪的意思:指各种史书。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昔在幼壮,微涉羣纪。皇王之轨,贤智之跡,侧闻其略,敢辱其详。”...
壤流的意思:见“ 土壤细流 ”。...
日夜的意思:◎ 日夜 rìyè[day and night] 白天和黑夜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若何的意思:◎ 若何 ruòhé[how,what] 如何;怎样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三宥的意思:(1).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孔子家语·刑政》:“ 孔子 曰:‘成狱成於吏,吏以狱成告於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 王肃 注:“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犹三宥之。”《隋书·刑法志》:“ 周 王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清 沉育 《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2).古代王、...
三揖的意思:指卿、大夫、士。以其皆为君所揖礼,故云。《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卿、大夫、士,皆君之所揖。”《左传·哀公二年》:“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 杜预 注:“三揖,卿、大夫、士。”...
三台的意思:(1).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2). 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臺,专制朝政。” 李贤 注引《晋书》:“ 汉 官,尚书为中臺,御史为宪臺,謁者为外臺,是谓三臺。” 宋 司马光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3).指 三国 魏 曹操 所建 铜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三公的意思:(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
沙碛的意思:(1).沙滩;沙洲。《西京杂记》卷四:“ 路乔如 为《鹤赋》。其辞曰:‘……宛脩颈而顾步,啄沙磧而相欢。’”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锦缆迴沙磧,兰橈避荻洲。” 唐 戴叔伦 《屯田词》:“春来耕田遍沙磧,老稚欣欣种禾麦。” 清 查慎行 《伴城旅店次徐子大壁间韵》:“沙磧凉生蕎麦雨,茅檐香过枣花风。”(2).沙漠。《周书·异域传下·高昌》:“自 燉煌 向其国,多沙磧,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駞马粪为验。”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磧。” 王琦 注:“沙磧即沙...
神通的意思:[释义](名)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构成]偏正式:神〔通 [例句]神通广大。(作主语)...
神人的意思:◎ 神人 shénrén(1) [immortal]∶神仙;道教指得道的人(2) [an extraordinary person]∶才貌出众世上罕见的人同舍生…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叙的意思:承顺;顺当。时,通“ 承 ”。《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百揆时叙’,谓百揆莫不承顺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灵祇既乡,五位时叙。”...
时髦的意思:◎ 时髦 shímáo(1) [outstanding person]∶指一个时期的杰出人物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后汉书·顺帝纪赞》(2) [fashion]∶合潮流,入时赶时髦...
式昭的意思:用以光大。《后汉书·张衡传》:“朝有所闻,则夕行之。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李贤 注:“逸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式,用也;昭,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罄捨国珍,奉为先王建此伽蓝,式昭胜业。寡德无祐,有斯灾异!咎徵若此,何用生为!”...
式宴的意思:见“ 式燕 ”。...
矢石的意思:(1).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左传·襄公十年》:“ 荀偃 、 士匄 帅卒攻 偪阳 ,亲受矢石。”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2).指战争,打仗。《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復受次赏。”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孟子 不以矢石为功, 扬云 不以治民益世,求仁而得,不亦可乎!”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天子抑其言,而讲和之策遂定焉。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
失怙的意思:失去亲人或失去依靠而感到孤独无助。...
士女的意思:◎ 士女 shìnǚ(1) [young men and women]∶古代指已成年而未婚的男女,后泛指成年男女(2) [beauty]∶同“仕女”...
竖牛的意思:春秋 时 鲁 叔孙穆子 与 庚宗 妇人所生之子,号曰“牛”,官为“竖”,称“竖牛”。颇受宠爱,年长,使参与政事,后酿成祸乱。见《左传·昭公四年》和《昭公五年》。《淮南子·说林训》:“ 叔孙 之智,欺於 竖牛 。”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叔孙豹 之暱 竖牛 也,祸成於 庚宗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术数》:“ 叔孙豹 梦天厌己,而得 竖牛 之祸。”...
死当的意思:...
四表的意思:(1).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颖达 疏:“圣德美名,充满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书·西域传序》:“ 太祖 初,经营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唐 李德裕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2).古代谶纬家谓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礼记·月令》 孔颖达 题解引 汉 郑玄 注《尚书考灵曜》:“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地与星辰俱有四游。”《《续博...
嵩高的意思:(1).即 嵩山 。《史记·封禅书》:“昔 三代 之居,皆在 河 洛 之间,故 嵩高 为中岳。” 晋 戴祚 《西征记》:“ 嵩高山 ,东 太室 ,西 少室 ,相去七十里。 嵩高 ,总名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 太室 西偏;其位可知,则 嵩高 佐命。”(2).高峻。《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 河 不容舠。”(3).崇高;尊贵。《汉书·扬雄传上》:“瞰 帝唐 之嵩高兮,眽...
肃肃的意思:(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 传:“肃肃,敬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 谢 功, 召伯 营之。” 郑玄 笺:“肃肃,严正之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 赵 距 吕 ,志安君身。”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贞观 之末,有 昭庆 大法师,魁岸堂堂...
台中的意思:犹禁中。《后汉书·锺离意传》“给帷被皁袍” 李贤 注引 汉 蔡质 《汉官典仪》:“尚书郎入直臺中,官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锦被。”...
太宗的意思:◎ 太宗 tàizōng[the second empiror since founding of a country] 开国第二代皇帝高祖太宗法。——宋· 王谠《雅量》...
陶钧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绝伦,美好无比。...
天钺的意思:天子所用大斧。《书·牧誓》“王左杖黄鉞” 孔颖达 疏引《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后用以比喻帝王的兵威。 南朝 梁简文帝 《与魏东荆州刺史李志书》:“今皇师外扫,天鉞四临。”...
天维的意思:(1).天的纲维。《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振天维,衍地络。” 薛综 注:“维,纲也;络,网也。谓其大如天地矣。” 唐 魏徵 《大明舞》诗:“上纽天维,下安地轴。”(2).国家的纲纪。《晋书·束晳传》:“振天维以赞百务,熙帝载而鼓皇风。” 明 张居正 《恭述祖德》诗:“二祖肇皇纲,三宗奠天维。”...
天人的意思:◎ 天人 tiānrén(1) [heaven and man]∶天和人;天象和人事天人之际天人合一(2)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emperor]∶特指天子...
天官的意思:(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诸选,条目猥多,法例参错,吏姦深远。”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廼復试於天官,去取加详焉。”(2).借指吏部尚书。 清 戴名世 《答赵少宰书》:“而足下出持节鉞,入贰天官。”评剧《铡阁老》第十一场:“老夫不敢,还是天官大人先行。”(3).泛指百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汉书·李寻传》:“举有德行道术通...
投分的意思:◎ 投分 tóufèn[congenial] 情投意合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归之意。——《周书·史宁传》虽然是老妻少夫,但很投分,祝福他们吧!...
颓纲的意思: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
万岁的意思:[释义](1) (动)千秋万世;永远存在(祝愿的话)。 (2) (名)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构成]偏正式:万(岁 [例句]祖国万岁。(作谓语)...
万夫的意思:万人;万民;众人。《书·咸有一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晋 陆机 《拟古·东城一何高》诗:“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王泽的意思:君王的德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盟会要》:“赏善诛恶而王泽洽。” 唐 白居易 《得乙上封请永不用赦判》:“刑乃天威,赦惟王泽。” 宋 梅尧臣 《和王尚书花木瓜》:“復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王臣的意思:(1).志匡王室之臣。《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王弼 注:“执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晋书·熊远传》:“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到。可谓王臣也。” 唐 韩愈 《争臣论》:“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2).君王的臣民。《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唐 杜甫 《杂感》诗之三:“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宋 胡宿 《正阳门赋》:“秋毫皆出帝力,率土莫非王臣。”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
王宾的意思:(1).指助祭诸侯。《书·洛诰》:“王宾,杀禋咸格。” 孙星衍 注:“王宾,助祭诸侯……《烈文》诗序云:‘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2).君王的宾客。语本《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高亨 注:“经意诸侯或其臣往朝于王,以观王国之光,作王之宾客。” 宋 唐龙 《赠太微山人》诗:“挟策步天府,观光应王宾。”...
微躬的意思:谦词。卑贱的身子。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绵四代於兹日,盈百祀於微躬。” 唐 许浑 《泛溪》诗:“纔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文思的意思:◎ 文思 wénsī(1) [the thread of ideas in writing;train ofthoughts in writing]∶指写作的思路(2) [merits and moral]∶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我人的意思:佛教语。我相与人相。与众生相、寿者相,合称我人四相。《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覩荫界,何方置我人。”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
武烈的意思:《国语·周语下》:“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 韦昭 注:“烈,威也。言能明其文,使之昭;定其武,使之威也”。后以“武烈”谓武功。《后汉书·冯衍传上》:“ 衍 上书陈八事:一曰显文德,二曰褒武烈……。” 晋 傅玄 《宣皇帝登歌》:“载敷文教,载扬武烈。”...
吴公的意思:(1). 汉 上蔡 人。 文帝 时,为 河南 守,曾荐 贾谊 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徵为廷尉。” 司马贞 索隐:“ 吴 ,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唐 刘禹锡 《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诗:“ 綺季 衣冠称鬢面, 吴公 政事副词华。” 宋 陈师道 《谢傅监》诗:“ 吴公 汉 庭右, 贾生 世用疎。”(2).即蜈蚣。《广雅·释虫》:“蝍蛆,吴公也。” 王念孙 疏证:“吴公,一作蜈蚣。”《太平御览》卷九...
五马的意思:◎ 五马 wǔmǎ[official of a county] 太守的代称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无颇的意思:谓持正不偏。《左传·昭公十二年》:“ 婼 将与 季氏 讼,书辞无颇。” 唐 张存则 《舞中成八卦赋》:“是以知舞以适道无颇;乐以审政同和。” 元 袁桷 《挽播州宣抚扬资德》诗:“幼成端有种,帝鉴的无颇。”...
黠虏的意思:狡猾的敌人。《后汉书·伏湛传》:“且 渔阳 之地,逼接 北狄 ,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唐 白居易 《备边并将置帅策》:“然后据便宜之地,扼要害之衝,以逸待劳,以寡制众,则虽黠虏无能为也。” 清 谭宗浚 《览海赋》:“此又足慑黠虏之强魂,而资乡閭之捍卫者也。”...
下土的意思:(1).大地。《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明 何景明 《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2).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 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 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
县衡的意思:(1).天平。《荀子·解蔽》:“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2).势均力敌;抗衡。《战国策·秦策三》:“ 楚 破 秦 ,不能与 齐 县衡矣。” 鲍彪 注:“县衡,轻重等也。”(3).公布法度。 汉 邹阳 《谏吴王书》:“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县衡天下,画地而不犯。”...
象服的意思:古代后妃、贵夫人所穿的礼服,上面绘有各种物象作为装饰。《诗·鄘风·君子偕老》:“象服是宜。” 毛 传:“象服,尊者所以为饰。” 陈奂 传疏:“象服未闻,疑此即褘衣也。象,古襐字,《説文》:‘襐,饰也。’象服犹襐饰,服之以画绘为饰者。” 唐 钱起 《贞懿皇后挽词》:“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高禖。” 宋 王安石 《右千牛卫将军仲焉故妻永嘉县君武氏墓志铭》:“象服之粲兮,容车之睆兮。”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国恩家庆,矜耀閭里。”...
小子的意思:◎ 小子 xiǎozi(1) [boy;bloke;chap]∶年幼的男孩子他有两个小子(2) [son]∶儿子,小儿子(3) [fellow]∶家伙——含有轻蔑意(4) [name by which the elder calls the younger]∶长辈称晚辈小子无所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心膂的意思:(1).心与脊骨。 晋 陆机 《五等论》:“四体辞难,而心膂获乂。”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诗序:“予心自念,岂予死於是乎?为之踟蹰,心膂如割。” 明 皇甫濂 《悼子乘》诗:“奚但肠九迴,心膂成頽崩。”(2).喻主要的辅佐人员。亦以喻亲信得力之人。《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入作心膂,出为爪牙。”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连营,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镇,寄柱石於东门。” 明 夏完淳 《三国论》:“原夫 丰 配 去而 青 冀 衰, 葛...
心烦的意思:◎ 心烦 xīnfán[fuss;be perturbed;be vexed] 心里烦躁...
行人的意思:◎ 行人 xíngrén[pedestria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玄霄的意思:(1).黑云。《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三》:“奕奕玄霄,濛濛甘霤。” 李善 注:“玄,黑也;霄,云也。”(2).高空;云宵。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灵乌萃於玄霄者,扶摇之力也。”《晋书·简文帝纪》:“夫肥遁穷谷之贤,滑泥扬波之士,虽抗志玄霄……孰与自足山水,栖迟五壑,徇匹夫之洁,而忘兼济之大邪?”(3).道教指九霄天中的一霄。 明 杨慎 《绛河》:“《道书》:天有九霄,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縉霄也。”...
雁门的意思:(1).郡名。 战国 赵 地。 秦 置郡。今 山西 北部皆其地。(2).见“ 雁门山 ”。(3).见“ 雁门关 ”。...
偃息的意思:◎ 偃息 yǎnxī(1) [rest]∶休养;歇息(2) [cease]∶停息;止息...
严刑的意思:◎ 严刑 yánxíng[cruel torture] 极厉害残忍的刑法或刑罚...
严父的意思:(1).尊敬父亲。《孝经·圣治》:“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2).父亲。旧谓父严母慈,故多称父为“严父”。《韩非子·难一》:“举琴而亲其体,虽严父不加於子,而 师旷 行之於君,此大逆之术也。”《晋书·夏侯湛传》:“受学于先载,纳诲于严父慈母。”《宋史·司马光传》:“在 洛 时,每往 夏县 展墓,必过其兄 旦 。 旦 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老爷 正在不得意之中,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只是严父慈母所处不同,便不似太太那番光景。”...
仰止的意思: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瑶觞的意思:玉杯。多借指美酒。 唐 王勃 《宴山亭序》:“银烛摛花,瑶觴抒兴。”《群音类选·百顺记·父子荣归》:“玉趾步金莲,捧瑶觴遶膝争先。”...
曳履的意思: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迴。”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刘师培 《文说》:“推之曳履歌商,声若出于金石。”...
奕世的意思:累世,代代。《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后汉书·杨震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 李贤 注:“奕犹重也。”《宋书·孔琳之传》:“而传国之璽,歷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 宋 司马光 《宣徽惠穆吕公挽辞》:“奕世台衡贵,盈门紱冕荣。”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是故议院议员之法立,则奕世无失德之君。”...
迤逦的意思: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邑人的意思:◎ 邑人 yìrén[townspeople] 同邑的人率妻子邑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谒于邑人。邑人以为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一辙的意思:同一车轮碾出的痕迹。喻趋向相同。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涂一辙。”《新唐书·后妃传上赞》:“或称 武 、 韦 乱 唐 同一辙, 武 持久, 韦 亟灭,何哉?” 宋 真德秀 《刘氏传忠录后序》:“由祖洎孙,若出一辙。”《清史稿·诸王传六·理密亲王允礽》:“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一息的意思:(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
油油的意思:(1).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尚书大传》卷二:“﹝ 微子 ﹞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晋 束晳 《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厥草油油。” 唐 卢纶 《送从叔牧永州》诗:“郡斋无事好閒眠,秔稻油油緑满川。” 清 孙枝蔚 《马食禾代田家》诗:“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马上陇头。”(2).流动貌。常形容云、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油油,云行貌。”《楚辞·刘向<九叹·惜贤>》:“ 江 湘 油油,长流汩兮。” 王逸 注:“油油,流貌也...
忧心的意思:◎ 忧心 yōuxīn[sorrow;anxiety] 忧愁的心忧心忡忡...
有言的意思:(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有怀的意思:犹有感。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元 萨都剌 《秋日病起池上》诗:“有怀谁与言,独立心自省。”...
余辜的意思:抵偿不尽的罪愆。《新唐书·韦处厚传》:“ 逢吉 党与,以 绅 之斥犹有餘辜,人情危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许公 就叫 玄玄子 起来,先把气拍一敲道:‘你这伙人死有餘辜。你药死 甄廷詔 ,待要怎的?’”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司马相如》:“餘辜留藳言封禪,误到 唐玄 与 宋真 。”...
玉鬯的意思:古代祭祀用的以圭为柄的灌酒器。《周礼·春官·大宗伯》:“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眡涤濯,涖玉鬯,省牲鑊,奉玉齍,詔大号,治其大礼,詔相王之大礼。” 孙诒让 正义:“玉鬯,圭瓚也。”《国语·周语上》:“王使太宰 忌父 ,帅 傅氏 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 韦昭 注:“玉鬯,鬯酒之圭,长尺二寸,有瓚,所以灌地降神之器也。”...
于皇的意思:(1).叹词。用于赞美。《诗·周颂·武》:“於皇 武王 ,无竞维烈。” 汉 班固 《灵台》诗:“屡惟丰年,於皇乐胥。” 晋 潘岳 《关中》诗:“於皇时 晋 ,受命既固。” 宋 叶适 《祭史太师文》:“於皇 孝宗 !庙祏既祔;四海恫瘝,三年縞素。”(2).借指帝王。《晋书·江逌传》:“建灵臺,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於皇之尊,彰临下之义。”...
渊塞的意思:深远诚实。 汉 傅毅 《舞赋》:“简惰跳踃,般纷挐兮;渊塞沉荡,改恒常兮。”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公衡 仲达,秉心渊塞。媚兹一人,临难不惑。”《后汉书·章帝纪》:“聪明渊塞,著在图讖。至德所感,通于神明。” 王国维 《颐和园》诗:“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参见“ 塞渊 ”。...
曰若的意思:助词。用于句首。《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 蔡沉 集传:“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曰若者,发语辞。《周书》‘越若来三月’,亦此例也。”...
云行的意思:(1).形容随从出行者之多。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贵人之家,云行於涂,轂击於道。” 明 李东阳 《立春日车驾诣南郊》诗:“云行复道龙随輦,雾散仙坛日满臺。”(2).喻迅捷。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陈司空书》:“至於云行电迈,谷静山空。扼 鹊尾 而定王畿,登 牛渚 而扫天闕。”(3).犹广布。 晋 傅玄 《答程晓》诗:“皇泽云行,神化风宣。”(4).犹云游。 唐 吕温 《送文畅上人东游》诗:“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宋 陶穀 《清异录·三只袜》:“去习者云行至 峨眉山 而隐...
云亡的意思:(1).逃亡。《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郑玄 笺:“疾王为恶之甚,贤者奔亡,则人心无不忧。”(2).死亡。《文选·王俭<褚渊碑文>》:“ 子产 云亡, 宣尼 泣其遗爱。” 李善 注引《左传》:“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大侠遁免》:“ 光 ( 曾光 )狱之成,在庚辰之春,而 楚 之密索,直至 江陵 云亡始罢。”...
宰臣的意思:(1).为帝王主管膳食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下》:“ 文公 之时,宰臣上炙而髮绕之, 文公 召宰人而譙之曰:‘女欲寡人之哽耶?奚为以髮绕炙?’”(2).帝王的重臣;宰相。《宋书·徐羡之传》:“ 羡之 起自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元宗二则》:“ 玄宗 初即位,礼貌大臣,宾礼故老……其他宰臣,优宠莫及。”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又谓旧岁星变考察,其所惩抑者,半为不附宰臣之人,此又大诬也。”...
臧获的意思: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荀子·王霸》:“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必自为之然后可,则劳苦秏顇莫甚焉;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埶业。”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臧获有不如意者,立杀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古者奴婢皆有罪者为之,谓之臧获。”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十一节:“ 墨 家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臧获(奴隶)也是人。”...
造化的意思:◎ 造化 zàohuà(1) [good luck]∶福分;好运气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2) [Nature]∶自然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与造化抗衡...
肇迹的意思:见“ 肇迹 ”。亦作“ 肇跡 ”。犹肇始,肇兴。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猗歟 汝阴 ,绰绰有裕;戎轩肇迹,荷策来附。”《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论》:“ 武皇 肇跡 阴山 ,赴难 唐 室。”《清史稿·礼志五》:“ 有清 肇迹 兴京 ,四祖陵并在京西北,称 兴京陵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昔 西欧 肇迹,兆於古学復兴之年; 日本 振兴,基於国粹保存之论。”...
哲后的意思:贤明的君主。后,君主。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 明 屠隆 《綵毫记·颂诏云梦》:“自古哲后昌时,保世滋大,必资巖穴奇伟,光赞基隆。”...
榛榛的意思:◎ 榛榛 zhēnzhēn[jungled; overgrown; wild] 草木丛杂的样子览竹林之榛榛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振举的意思:振作;整顿。 唐 元稹 《唐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是时,贼始盛, 陈许怀汝 之众怯怯未振举。”《旧唐书·裴度传》:“若罢 度 官,是姦计得行,朝纲何以振举?” 明 张居正 《答苏松巡按曾公士楚言抚按职掌不同书》:“振举纲维,察举姦弊……巡按之职也。” 清 薛福成 《代曾侯相丹阳束氏族谱序》:“邇者郡邑修辑谱系,比姓相望,盖亦鳩召亡散,振举先绪之一端。”...
执宪的意思:(1).司法,执行法令。《汉书·丙吉传》:“廷尉 于定国 执宪详平,天下自以不寃。”《北史·外戚传·常英》:“后 员 与 伯夫 子 禽可 共为飞书,诬谤朝政。事发,有司执宪,刑及五族。” 唐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诗:“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2).执法者。《文选·曹植<责躬>诗》:“违彼执宪,哀予小臣。” 吕向 注:“言天子不忍刑我,暴尸於朝市,故违执法者,哀怜我也。”...
执经的意思:手持经书。谓从师受业。《汉书·于定国传》:“ 定国 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八月益凉,时得休假,儻矜其拘缀不得走请,务道之传而赐辱临,执经座下,获卒所闻,是为大幸。” 清 钱谦益 《谕祭赠礼部右侍郎冯有经文》:“於戏!涕泗何从,言念春宫之旧事;话言犹在,追怀青殿之执经。”...
驺虞的意思:(1).传说中的义兽名。《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毛 传:“騶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囿騶虞之珍羣,激麋鹿之怪兽。” 唐 皮日休 《相解》:“夫以凤为禽耶?凤则仁义之禽也。以騶虞为兽邪?则騶虞仁义之兽也。” 清 钱谦益 《太保曹公神道碑》:“騶虞之不杀,凤凰之不搏,仁也。”(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锺师》:“凡射,王奏騶虞,诸侯奏貍首。” 贾公彦 疏:“今《诗》 韩 鲁 説:騶虞,天子掌鸟兽...
追放的意思:语本《孟子·尽心下》:“今之与 杨 墨 辩者,如追放豚。” 赵岐 注:“今之与 杨 墨 辩争道者,譬如追放逸之豕豚。”后以“追放”指追逐放逸之兽。 晋 夏侯湛 《缴弹赋》:“望大羣以送丸,审追放而必获。”...
紫微的意思:(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缁衣的意思:(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毛 传:“緇,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2).泛指黑色衣服。《列子·说符》:“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 郑武公 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 武公 好贤之诗。《礼记·缁衣》:“子曰:‘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 郑玄 注:“《緇衣》...
咨命的意思:《尚书》记 尧 舜 任命或询问臣工,句首多冠以“咨”,故后世以“咨命”指天子之命。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三问》:“夫都俞咨命,喜起賡歌, 唐 虞 尚矣。”...
兹其的意思:亦作“兹基”。锄。《周礼·秋官·薙氏》“春始生而萌之” 汉 郑玄 注:“萌之者,以兹其斫其生者。” 贾公彦 疏:“ 汉 时兹其,即今之锄也。” 陆德明 释文:“兹其音基。”《汉书·樊郦等传赞》:“虽有兹基,不如逢时。”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兹基,鉏也。”...
自好的意思:自以为美好。《庄子·天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自爱;自重。《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朱熹 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汉书·贾谊传》:“顽顿亡耻,奊詬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于朝隐。”...
作孽的意思:◎ 作孽 zuòniè[do evil;commit a sin] 做坏事;造孽...
马牛风的意思:(1).马牛奔逸。语出《书·费誓》:“马牛其风。” 蔡沉 集传:“马牛风逸。” 宋 苏辙 《汝南示三子》诗:“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 明 孙仁孺 《东郭记·战必胜》:“ 齐 人煞诞,马牛风不及边关,无端侵越我江山。” 清 周亮工 《送季介庵吕素岩北还》诗:“雪里难寻鸿雁跡,尘中谁辨马牛风。”(2).无关系,不相干。 宋 杨万里 《谢张子仪尚书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诗:“今古交情市道同,转头立地马牛风。”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色缘有深意,谁谓马牛风?” 清 王韬 《臆谭·简...
余小子的意思:(1).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 郑玄 注:“辟天子之子未除丧之名。”《礼记·曲礼下》:“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2).古代天子及诸侯王对先王或长者的自称。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嗟余小子,乃罹斯殃。”一本作“ 予小子 ”。...
予小子的意思:(1).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书·泰誓上》:“肆予小子 发 ,以尔友邦冢君,观政於 商 。”《诗·周颂·闵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又为天子居丧时的自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2).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昔予翼考,维斯伊抚;今予小子,繆寻末绪。” 明 吕坤 《呻吟语序》:“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 清 李渔 《秦淮健儿传》:“后生曰:‘予小子亦 泗 人,归途迷失,望长者指南之。’”...
不遑宁处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无法安居乐业。...
调和鼎鼐的意思:指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达到一致或和谐的状态。...
履霜坚冰的意思:履霜坚冰是一个比喻,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艰苦的环境时能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亲冒矢石的意思:冒着被箭石射中的危险,亲自前往敌军阵地。...
日居月诸的意思:指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居住,不愿外出或迁移。...
万岁千秋的意思:形容希望某事物能长久、永恒。...
弋人何篡的意思:指一个人居心叵测,企图篡夺他人的权力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