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迹
拼音zhào jì
注音ㄓㄠˋ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肇迹 ”。
亦作“ 肇跡 ”。犹肇始,肇兴。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猗歟 汝阴 ,绰绰有裕;戎轩肇迹,荷策来附。”《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论》:“ 武皇 肇跡 阴山 ,赴难 唐 室。”《清史稿·礼志五》:“ 有清 肇迹 兴京 ,四祖陵并在京西北,称 兴京陵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昔 西欧 肇迹,兆於古学復兴之年; 日本 振兴,基於国粹保存之论。”
基本含义
- 指罪恶或祸患的根源。
详细解释
- 肇迹源自《左传·哀公十一年》:“狄人伐我,肇我祸。”意为狄人侵犯了我们,成为了我们的祸患。后来演变成指罪恶或祸患的根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起初或根本引起了不好的结果,也可用于指某人的行为导致了不良后果。
故事起源
-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肇迹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哀公十一年,当时狄人侵犯了我国,给我们带来了灾祸,成为了我们的祸患。
成语结构
- 肇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例句
- 1. 他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肇迹于这次失败。2. 这个公司的破产是由于经营不善所肇迹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肇”字与“祸”字联系起来记忆,因为“肇”和“祸”都有不好的意思,所以“肇迹”就是指罪恶或祸患的根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罪恶或祸患相关的成语,如“祸不单行”、“祸起萧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调皮捣蛋肇迹于班级的混乱。2. 小学生:他的欺负同学的行为肇迹于班级的纷争。3. 初中生:她的谣言散播肇迹于学校的恶性竞争。4. 高中生:他的违规作弊肇迹于高考的不公平。5. 大学生:他的贪污腐败肇迹于政府的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