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 · 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
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
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
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
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翻译
在涪江右岸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壮丽的紫色金华山山顶上是蔚蓝的天空,阳光照耀着如玉的平台
我系船于峭壁边,拄杖探索曲折蜿蜒的小径
环顾四周,俯瞰层层山巅,眼前山谷开阔而宁静
雪岭上的阳光仿佛失去了生机,霜雁的哀鸣更添凄凉
仙子在雾中焚香迎接,仿佛仙人从天而降
这是陈公的读书堂,石柱上青苔斑驳
悲凉的风似乎因我而起,强烈地触动了我对英雄才子的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古人在金华山游览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陈公学堂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才俊命运多舛的感慨。
首先,“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场景。金华山在这里被描绘成一个雄伟壮丽的地方,通过“紫崔嵬”的形容词,使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仙境的描述。
接着,“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一句,则将视线引向高空,展现了天与地之间的和谐美妙。这里的“蔚蓝天”和“垂光”都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接近神圣的意境,而“抱琼台”的琼台,常常象征着仙界之所。
在“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登山游历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探幽寻奇、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系舟”和“杖策”,都是古人登山时使用的工具,而“绝壁”则形象地传递出一种险峻之感。
至于“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一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对周围景色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这里,“四顾俯层巅”,强调了山势的层次和壮丽,而“澹然川谷开”,则描绘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自然美。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则通过对冬天山景的描写,以及神话故事元素的引入(如“玉女”、“雾里仙人”),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幻想色彩。
最后,“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则是诗人对陈公学堂的怀念,以及对英雄才俊命运多舛的感慨。“石柱仄青苔”的描写,让人想象到一个被岁月侵蚀但依旧坚挺的建筑,而“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性描写,更通过对陈公学堂遗迹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过往、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