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饯高仁卿农丞奉使还北(其一)赏析

饯高仁卿农丞奉使还北(其一)

宋末元初 · 牟巘
常平旧法最为良,颇记中丞耿寿昌。
此意推行在人耳,肯教丰歉制低昂。

注释

常平:古代中国的一种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市场粮价来稳定物价。
中丞:古代官职名,主管刑狱和监察,这里指耿寿昌。
推行:推广实施。
人耳:人们的心中,指大众的理解和接受。
肯教:愿意让,如果愿意。
丰歉:丰收与歉收。
制低昂:控制价格的高低起伏。

翻译

常平法向来是最好的政策,特别记得中丞耿寿昌推行的措施。
这种理念如果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实施,就能控制丰年和歉收的波动。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饯高仁卿农丞奉使还北(其一)》。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对农业政策的关注。

“常平旧法最为良”,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长久稳定的旧有法律制度是最好的,强调了传统和稳定性的重要性。这反映出作者对于动荡时世中的理想秩序的追求。

“颇记中丞耿寿昌”,这里的“颇记”意味着作者对历史人物或事件有一定的回忆和怀念。中丞可能指的是某位官职,耿寿昌则是一位历史上的官员,这里表达了对于过去优秀人物或政绩的怀念。

“此意推行在人耳”,这是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这种理想的政策能够被广泛传播和实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这种理念。

“肯教丰歉制低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农业生产中平衡供需、调节价格的重要性。“丰歉”指的是农产品的丰收与歉收,而“制低昂”则是调整价格,避免市场波动。这一观点体现出诗人对于社会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政策的怀念和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农业政策的深思熟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