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白鹭洲送柴墟储中丞
明 · 边贡
路转长干渡,洲传白鹭名。
沧波去不息,绿芷复丛生。
隐隐江田抱,团团堰日明。
镞沙沈壁垒,墙堞隐台城。
湍古晴霓下,蒲深昼虎行。
渔人牵网迹,商女踏歌声。
佳丽千年恨,豪华六代情。
经过夕临眺,谁并客舟横。
沧波去不息,绿芷复丛生。
隐隐江田抱,团团堰日明。
镞沙沈壁垒,墙堞隐台城。
湍古晴霓下,蒲深昼虎行。
渔人牵网迹,商女踏歌声。
佳丽千年恨,豪华六代情。
经过夕临眺,谁并客舟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鹭洲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白鹭洲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人文活动一一展现,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首先,诗中的“路转长干渡,洲传白鹭名”两句,点出了白鹭洲的位置和特色,长干渡口的转换引人入胜,而白鹭洲因白鹭而闻名,赋予了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风貌。接下来,“沧波去不息,绿芷复丛生”描绘了水波荡漾、绿草丛生的景象,展现了白鹭洲的生机勃勃与宁静之美。
“隐隐江田抱,团团堰日明”则进一步刻画了白鹭洲的地理环境,江田环绕,堰坝明亮,形象地展示了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随后,“镞沙沈壁垒,墙堞隐台城”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将白鹭洲的历史厚重感融入其中,箭头沉入沙土的壁垒和隐匿在城墙上的墙堞,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湍古晴霓下,蒲深昼虎行”则描绘了白鹭洲的动态景象,湍急的水流在晴空下流淌,蒲苇深处可见白天的老虎行走,生动地展现了这片土地的自然活力与野性之美。
“渔人牵网迹,商女踏歌声”则转向了白鹭洲的人文活动,渔人捕鱼的足迹和商女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这里的生活气息和热闹场景。
最后,“佳丽千年恨,豪华六代情”表达了对白鹭洲历史文化的感慨,千年佳丽之恨与六代豪华之情,蕴含着对过去辉煌与失落的深深思考。而“经过夕临眺,谁并客舟横”则以一种悠远的视角,描绘了傍晚时分,白鹭洲上客船横渡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白鹭洲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