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抚军徐树人夫子(其四)
清 · 吴子光
燕台骏骨市金鞍,沆瀣浑如一气欢。
书札岂容干宰相,文章终是厌贫寒。
江山跌宕徐陵笔,经史磨砻柳郢丸。
绿水红莲宾入幕,肯同安邑老猪肝。
书札岂容干宰相,文章终是厌贫寒。
江山跌宕徐陵笔,经史磨砻柳郢丸。
绿水红莲宾入幕,肯同安邑老猪肝。
鉴赏
这首诗以“上抚军徐树人夫子(其四)”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吴子光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才华与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燕台骏骨市金鞍,沆瀣浑如一气欢”以“骏骨”和“金鞍”象征人才与尊贵,而“沆瀣”则比喻聚集的才士如同醇酒般欢聚一堂,形象地描绘出才子相聚的盛况。
颔联“书札岂容干宰相,文章终是厌贫寒”则表达了对官场的讽刺,指出书信难以直接打动高官,而文章往往被贫困所困扰,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颈联“江山跌宕徐陵笔,经史磨砻柳郢丸”运用了历史人物徐陵和柳郢的典故,赞美了诗人以江山的壮丽为背景,以历史的智慧为磨砺,展现出文采飞扬的才华。
尾联“绿水红莲宾入幕,肯同安邑老猪肝”以“绿水红莲”象征高洁的品质,与“安邑老猪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宁愿保持高洁,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才华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