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昭
唐 · 王昌龄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林:东方的树林。月未升:月亮还没有升起。
廓落:空旷、寥落。
星与汉:星星和银河。
是夕:这天晚上。
鸿始来:大雁开始飞来,比喻离人归或信息至。
斋中:静室之中。
长叹:深深地叹息。
怀哉:心中充满怀念。
南浦:南方的水滨,常指送别之地。
眇然:遥远的样子。
夜将半:夜晚已过一半。
但有:只有。
秋水声:秋天的水声,引申为凄清的环境。
愁:忧愁。
心神乱:思绪纷乱,心情不宁。
握中:手中。
何为赠:拿什么作为礼物赠送。
瑶草:珍贵的草药,比喻美好的事物。
已衰散:已经枯萎散落。
海鳞:这里比喻有潜力的人或物,未化时指未实现其潜力。
化:变化、转化,这里指实现潜能。
天一岸:天各一方,形容相隔极远。
翻译
东边树林月亮尚未升起,空旷中星星与银河格外显眼。就在这个晚上大雁开始飞来,静室之中我不禁长叹。
心中充满怀念望着南方的水滨,渺远的样子,夜已过半。
只有秋水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忧愁让我的思绪纷乱。
手中拿什么作为相赠之物呢,珍贵的草药已经枯萎散落。
在鱼化为龙之前,我们各自处在天的一方岸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怀念之情。"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通过月亮尚未升起、繁星点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寞的氛围。"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听到天鹅般的行客归来的声音,在室内不禁发出一声长叹,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中,"怀哉"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怀念,而"望南浦"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地。"眇然"形容了夜色朦胧,时间已过半夜,增添了一份寂寞和急迫感。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表明在这静谧的夜晚,只剩下秋夜里的潺潺流水之声,这声音反而让诗人的思绪更加紊乱,不断地被深切的情愁所困扰。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则透露了诗人在手中紧握着一份礼物准备送给某人,但这份礼物——瑶草已经凋零不再美丽,如同诗人的心情一般,充满了无奈和哀愁。
最后两句"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则通过海鳞尚未变幻成龙的比喻,以及天边相望而不能相见的情形,表达了诗人与所思之人的距离感,虽然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如同隔着天涯。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夜怀念的抒情之作,通过夜景、声响和物象的描写,传达了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