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山人李生湛然之燕赏析

送山人李生湛然之燕

金末元初 · 段成己
惊尘浩浩塞云寒,珍重儒冠莫浪弹。
相府岂能容阮籍,馆人那解识冯驩。
无书可上裘空敝,有梦难通刺欲漫。
且好驻君千里驾,小斋如斗足容安。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成己所作的《送山人李生湛然之燕》。诗中以“惊尘浩浩塞云寒”开篇,描绘出一幅苍凉壮阔的画面,暗示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珍重儒冠莫浪弹”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勉励,希望他珍惜学问,不要轻易放弃。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相府”与“馆人”,以及“无书可上裘空敝”与“有梦难通刺欲漫”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最后,“且好驻君千里驾,小斋如斗足容安”两句,既是对友人远行的祝福,也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坚持,还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词语解释

馆人的意思:古代掌管馆舍的人。《左传·昭公元年》:“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 丰氏 之祧?” 杜预 注:“馆人,守舍人也。”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安得捨己所事以勤馆人?” 清 黄景仁 《雪夜至亳州》诗:“殷勤愧馆人,几訶怯关吏。”...

浩浩的意思:◎ 浩浩 hàohào(1) [vast,expansive]∶广阔宏大浩浩的宇宙(2) [(of waters) mighty and torrential]∶水势很大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解识的意思:(1).犹解释。 宋 本《<颜氏家训>序》:“余曰:‘凡字以詮义,字犹未识,义安能见?旋云小小,颇亦怱怱。’众乃谢余,令为解识。余遂作音义以晓之。”(2).知晓;熟悉。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举筯,沙鱼线甚俊。 吕丞相 喜问:‘君解识此物耶?’” 清 吴伟业 《夜游虎丘剑池》诗:“轆轤夜半语空中,无人解识兴亡意。”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予操普通语相与周旋,谓居 中国 久,言语风习,解识不少,近则经商于 香港 也。”...

惊尘的意思:车马疾驶扬起的尘土。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骏马帐前发,惊尘路傍起。” 宋 范成大 《郊外阅骁骑剪柳》诗:“千骑同瞻白羽挥,惊尘一鬨响金鞿。”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途逅》:“恨香軺,驀地惊尘,听彻金铃小。”...

岂能的意思:◎ 岂能 qǐnéng[how can] 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儒冠的意思:(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书可的意思: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三国志·吴志·孙亮传》“ 太平 元年春二月朔”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问左右侍臣:‘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 孙琳 )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书可,画可也。”...

通刺的意思:...

相府的意思:(1). 汉 代丞相治事的官邸。《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又善用算律历,故令 苍 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墓》诗:“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中书是宰相视事之堂,相府是陛下优贤之地。”(2).借指相国。 唐 包佶 《元日观百僚朝会》诗:“万国贺 唐尧 ,清晨会百僚。花冠 萧相府 ,绣服 霍嫖姚 。”...

珍重的意思:◎ 珍重 zhēnzhòng(1) [highly value]∶重视;爱惜珍重两国的团结(2)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保重身体临别时互道珍重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足容的意思:脚走动时的姿态。《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矫饰恭谨的姿容。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李轨 注:“足言,夸毗之辞;足容,戚施之面。言皆藻饰之伪,非篤实之真。” 明 耿定向 《权子·志学》:“其一人足恭缓步如之,偶骤雨至,疾趋里许,忽自悔曰:‘吾失足容矣,过不惮改可也。’乃冒雨还始趋处,紆徐更步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