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晓(其一)
明 · 欧大任
澹荡韶光物候新,离宫初霁已消尘。
飞英乍似黄山路,细草曾沾渭水春。
风飒彩旌连曲榭,云围缇幕满芳津。
五陵车马欢娱地,多是西游讲德人。
飞英乍似黄山路,细草曾沾渭水春。
风飒彩旌连曲榭,云围缇幕满芳津。
五陵车马欢娱地,多是西游讲德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皇家园林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清新与活力。
首句“澹荡韶光物候新”点明了时节与氛围,淡雅而充满生机的春光,万物焕然一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离宫初霁已消尘”一句,不仅描绘了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的景象,也暗含了皇家园林经过雨水洗涤后的洁净与宁静。
“飞英乍似黄山路,细草曾沾渭水春”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联想,将远处的花朵比作黄山路旁的景色,近处的草地则仿佛是渭水边春意盎然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风飒彩旌连曲榭,云围缇幕满芳津”进一步描绘了园林内的景致,春风轻拂,彩旗随风飘扬,连接着曲折的楼榭;云朵围绕着红色的帐篷,洒满了芳香的溪流,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温馨的氛围。
最后,“五陵车马欢娱地,多是西游讲德人”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园林中的活动,这里不仅是欢乐聚会之地,更是道德修养之所。五陵指的是长安附近的五个皇陵,此处借指皇家园林,而“西游讲德人”则暗示了文人墨客在此交流思想,探讨道德,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人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