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虞吉丈携琴过小斋率尔赋赠
明 · 邓云霄
散吏有馀清,苔绿无人破。
客子抱琴来,剥啄惊高卧。
入户皎玉山,爽气满中座。
明徽与善手,泛弄三两过。
心随流水远,尘世堪一唾。
家有无弦琴,闭匣久不课。
对君怜知音,操缦试则个。
客子抱琴来,剥啄惊高卧。
入户皎玉山,爽气满中座。
明徽与善手,泛弄三两过。
心随流水远,尘世堪一唾。
家有无弦琴,闭匣久不课。
对君怜知音,操缦试则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之间的一次琴棋书画的交流聚会,充满了宁静高雅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声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以及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散吏有馀清,苔绿无人破”描绘了一处环境清幽、静谧的场景,散官虽闲,但内心清净,周围是长满青苔的绿色,仿佛无人打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接着,“客子抱琴来,剥啄惊高卧”写出了客人的到来打破了主人的宁静生活,琴声响起,使得原本静卧的主人被惊醒,引出下文的琴艺交流。
“入户皎玉山,爽气满中座”形容琴声如皎洁的玉山,清脆悦耳,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清凉之气,渲染出一种高雅的气氛。接下来,“明徽与善手,泛弄三两过”点明了琴艺的精湛,琴师技艺高超,弹奏了几曲,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倾倒。
“心随流水远,尘世堪一唾”表达了琴声如同流水般悠远,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远离尘世的烦恼。最后,“家有无弦琴,闭匣久不课。对君怜知音,操缦试则个”则是主人对知音的珍惜之情,即便家中有一把无弦的琴,也因有知音来访而感到欣喜,愿意再次操琴以示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