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王用礿(其四)赏析

哭王用礿(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身随婚嫁毕,五岳向黄泉。
有命安朝槿,无心托杜鹃。
人亡嵇氏散,鬼唱鲍家篇。
寒食他时哭,琴弹宿草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王用礿(其四)》。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经历婚姻与家庭的终结后,面对生命的消逝和命运的无常,内心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首句“身随婚嫁毕”,点明了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婚姻的结束,暗示了生命旅程的一个阶段已经过去。接着,“五岳向黄泉”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五岳之高比作黄泉之深,形象地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感慨,以及对死亡的敬畏与无奈。

“有命安朝槿,无心托杜鹃”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朝槿花和杜鹃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朝槿花朝开暮落,杜鹃鸟啼声凄厉,都寓意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无法把握未来的深深忧虑。

“人亡嵇氏散,鬼唱鲍家篇”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嵇氏散指的是嵇康家族的衰败,鲍家篇则是指鲍照的诗歌。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暗示了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消逝的哀悼。

最后,“寒食他时哭,琴弹宿草边”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诗人独自哭泣,弹奏着琴声,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宿草边的意象,既指出了地点的荒凉,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