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正肃吴公挽诗(其二)赏析

正肃吴公挽诗(其二)

宋 · 文同
晁董文章重,夔龙德业尊。
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
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
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

注释

晁董:指晁错和董仲舒,古代著名学者。
文章:指他们的文学作品或思想理论。
重:受人重视。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德行高洁。
德业:道德和事业。
尊:尊崇。
简编:书籍文献。
故事:历史事迹或典故。
穹壤:天地。
风旐:风中的旗帜,象征逝者的遗志。
寒陌:寒冷的野外道路。
霜笳:秋霜中的号角。
咽:悲凉地响起。
晚原:傍晚的平原。
碑有道:有德行的碑文。
愧:感到惭愧。
斯言:这些赞誉的话语。

翻译

晁董的文章深得重视,夔龙的德行和事业受人尊敬。
他们的著作如同历史故事,永载天地之间。
寒风中,他们留下的旗帜飘荡在田野,傍晚的号角声在荒原上低沉回响。
谁能有碑文记载他们的事迹,必定无愧于这样的赞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文同的作品,名为《正肃吴公挽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颂某位名臣(被尊称为“晁董”和“夔龙”的人物)的文章和德业。这些字眼通常用来形容古代的贤良之士,如晋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魏征等。

诗人通过“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表达了对这位名臣事迹的传颂和记忆,将其比作恒久不朽的天地之間。接着,“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则描绘了一种肃穆、萧瑟的秋景,通过这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名臣功业和精神的崇敬之情。

最后,“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表明,只要是能够传颂其德行的人,其碑文都能体现出这位名臣的高尚品格,这样的赞誉绝不会过分。诗中充满了对古代贤士崇敬的情感和文学上的美学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的道德情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