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李德夫赏析

挽李德夫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一种金籯业,相传五世馀。
贫同司马壁,富有善和书。
四子供甘旨,诸生问起居。
典刑无复在,丹旐泣随车。

拼音版原文

zhǒngjīnyíngxiāngshì

píntóngyǒushànshū

gònggānzhǐzhūshēngwèn

diǎnxíngzàidānfàngsuíchē

注释

金籯:古代盛财物的竹笼,象征贵重遗产。
司马壁:指司马光家境贫寒,墙壁无饰。
善和书:珍贵的书籍,可能指教育或学问的象征。
典刑:典范、榜样,此处指家族过去的荣耀。
丹旐:红色的丧幡,表示哀悼。

翻译

一种传家宝,历经五代犹留存。
贫穷如司马光家壁立无文,财富仅剩善本书籍。
四个儿子侍奉父母饮食,众多学生询问生活起居。
昔日典范已不在,只有丧旗伴着灵柩凄凉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故人李德夫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李德夫家族的财富传承和生活状况,展现了其家族的兴衰历程和个人品格。

"一种金籯业",以"金籯"象征丰厚的家业,暗示李德夫家族曾有过显赫的财富。"相传五世馀",说明这种财富已经经历了五代人的积累和传承,显示出家族历史的悠久。

"贫同司马壁,富有善和书",将家族的贫富变化与司马迁的典故相提并论,暗示李德夫虽然家道中落,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教化和文化传统,重视教育,家中藏书丰富。

"四子供甘旨,诸生问起居",描绘了李德夫对子女的关爱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和睦,即使在贫困中,也能互相扶持,关心彼此的生活。

最后两句"典刑无复在,丹旐泣随车",表达了对李德夫去世的哀悼,"典刑"代表他的道德典范已不在,"丹旐"是丧葬时使用的旗帜,"泣随车"则形象地写出亲友送葬时的悲痛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家业变迁为线索,赞扬了李德夫的人格魅力和家族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