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白云楼闲居赏析

白云楼闲居

明 · 陈公纶
世事惟尊酒,清狂寄海东。
濯缨千涧里,步屟万花中。
放杖留青草,将衣挂碧松。
西林云寂寂,到晚自鸣钟。

拼音版原文

shìshìwéizūnjiǔqīngkuánghǎidōng

zhuóyīngqiānjiànxièwànhuāzhōng

fàngzhàngliúqīngcǎojiāngguàsōng

西línyúndàowǎnmíngzh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公纶的《白云楼闲居》描绘了诗人寓居山林的闲适生活。首句“世事惟尊酒”,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认为唯有美酒能排解世间烦忧。次句“清狂寄海东”则展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将自己比作海东之狂人,寄托在无边的海洋和自由的精神世界。

接下来,“濯缨千涧里,步屟万花中”两句,通过描绘在清澈溪流边洗涤冠缨,行走在繁花丛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他放杖于青草之间,将衣物挂在碧绿的松树上,这些动作都体现出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两句“西林云寂寂,到晚自鸣钟”,以宁静的山林为背景,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悠然响起,更增添了环境的静谧与禅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出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的闲居心境。

词语解释

海东的意思: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寂寂的意思:◎ 寂寂 jìjì[still;quietly;silently] 形容寂静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寂寂荒山...

鸣钟的意思:(1).敲钟。《后汉书·礼仪志上》:“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2).谓食则鸣钟。形容富豪之家的生活。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閈而鸣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钟以体国。”参见“ 鐘鸣鼎食 ”。(1).击钟发声。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竟陵王同沉右率过刘先生墓诗》:“善诱宗学原,鸣鐘霽幽抱。” 宋 范成大 《玉堂寓值》诗:“上直马归催下钥,传更人唱促鸣鐘。”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夜半钟》:“ 六一居士 谓 继 此诗,...

青草的意思:◎ 青草 qīngcǎo[green grass]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世事的意思:◎ 世事 shìshì(1) [affairs of human life]∶世上的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2) [worldly wisdom]∶人情世故善于世事...

濯缨的意思: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西林的意思:(1).西面的树林。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鴃号乎西林。” 唐 陈子昂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斾空自持。”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2).寺名。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庐山 麓,与 东林寺 相对, 晋 太原 中僧 慧永 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唐 许浑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诗:“世间谁似 西林 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唐 许浑 《寄契盈上人》诗:“何处是 西林 ?疏鐘復远砧。” 唐 李商隐 《华...

自鸣的意思:自我表白;自我显示。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兵部郎叙功》:“先外祖既不自鸣,言路亦无为称荐者。” 梁启超 《新史学·中国史学萃·论书法》:“吾壹不解夫 中国 之史家,果据何主义,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而敢嚣嚣然以书法自鸣也。”...

尊酒的意思: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自鸣钟的意思:一种能按时自击,以报告时刻的钟。有时亦泛指时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西僧 利玛竇 有自鸣鐘,中设机关,每遇一时輒鸣。” 清 赵翼 《簷曝杂记·钟表》:“自鸣鐘、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鐘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絶技也。”《红楼梦》第五一回:“説着,只听外间屋里槅上的自鸣鐘‘当当’的两声。”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那时的留学生没有现在这么阔气,社会上大抵以为西洋人只会做机器--尤其是自鸣钟--留学生只会讲鬼子话,所以算不了‘士’人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