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南坡
宋 · 金履祥
忆昔端平转化弦,公时输委为安边。
鼎成龙御方宾帝,弓堕乌号亦蜕仙。
漫仕此情初已薄,爱君一念世逾坚。
典刑今与丹旌去,空些哀词咽涧泉。
鼎成龙御方宾帝,弓堕乌号亦蜕仙。
漫仕此情初已薄,爱君一念世逾坚。
典刑今与丹旌去,空些哀词咽涧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忆昔:回忆起。端平:宋朝年号。
转化弦:改变策略。
公时:当时。
输委:交付、委派。
为安边:以求边境安宁。
鼎成龙:皇帝如龙飞升。
御:驾驭。
方宾帝:四方宾服于帝。
弓堕乌号:射落敌人的标志。
蜕仙:超脱世俗,如仙人离去。
漫仕:随意投身。
初已薄:热情已淡。
爱君:敬爱你。
一念:一心。
世逾坚:世人更坚定。
典刑:典范。
丹旌:红色旗帜。
去:离去。
空些:只有。
哀词:哀悼之词。
咽涧泉:在山涧回荡。
翻译
回忆起端平年间,你曾改变策略以求边境安宁。那时皇帝如同龙飞天,你的弓箭曾射落敌人的乌号,你也因此成仙般离去。
当初你投身仕途的热情已淡薄,但对你的敬爱世人却更加坚定。
如今你的典范和旗帜已随你而去,只剩下哀伤的诗篇在山涧回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悼念刘南坡的作品,通过对刘南坡生前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首句“忆昔端平转化弦”暗示了刘南坡在端平年间可能有过音乐才能或与弦乐有关的经历。接下来的两句“公时输委为安边”赞扬了刘南坡为国家安宁做出的贡献,可能是通过军事或策略上的付出。
“鼎成龙御方宾帝,弓堕乌号亦蜕仙”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刘南坡比作能驾驭龙的贤者,或是箭术高超的英雄,暗示他的卓越能力和高尚品质。诗人感慨,“漫仕此情初已薄”,意指尽管刘南坡曾经仕途坎坷,但对国家的忠诚并未因此减弱。“爱君一念世逾坚”则强调了他对刘南坡坚定信念的赞美。
最后两句“典刑今与丹旌去,空些哀词咽涧泉”表达了诗人对刘南坡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他的高尚品德和业绩无法再被世人铭记的遗憾,哀词回荡在山涧之中,显得尤为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逝者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