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楼
明 · 李梦阳
仙楼忽欲暝,钟鼓下江烟。
独坐一烛秉,当门新月悬。
石寒坛近斗,沙静树浮天。
半夜朝群帝,珊珊羽节还。
独坐一烛秉,当门新月悬。
石寒坛近斗,沙静树浮天。
半夜朝群帝,珊珊羽节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仙楼的静谧景象。首句"仙楼忽欲暝",写出了仙楼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的神秘感,暗示了时间接近傍晚。"钟鼓下江烟"进一步渲染了氛围,悠扬的钟鼓声穿透江面的轻烟,增添了宁静中的一丝禅意。
"独坐一烛秉",诗人独自坐在昏暗中,仅有一烛相伴,显得孤独而专注。"当门新月悬",明亮的新月挂在门前,寓意着清冷和期待,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未知的向往。
"石寒坛近斗,沙静树浮天",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冷而辽阔,石头的寒气仿佛直达星辰,沙滩静寂无声,树木倒映在天空,形成一幅空灵的画面。
最后两句"半夜朝群帝,珊珊羽节还",揭示了诗人的特殊身份或心境,他深夜还在向众神礼拜,手持珊珊羽节(可能象征权力或信仰的标志),表达了对超然力量的敬仰和归宿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楼之夜的神秘与寂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沉与虔诚。李梦阳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意象,此诗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