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通判黄子方
宋 · 郑樵
歌成薤露悲,秋草正离离。
昔异修文事,今同鬼伯司。
盾衰双日落,夷惠两风遗。
衰俗吾无恨,亲曾识紫芝。
昔异修文事,今同鬼伯司。
盾衰双日落,夷惠两风遗。
衰俗吾无恨,亲曾识紫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歌成薤露:比喻歌声凄凉如薤露(古代挽歌),象征死亡。悲:悲伤。
秋草:秋季的草木,象征萧瑟。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后又逐渐凋零。
昔异修文事:过去从事文学创作。
今同鬼伯司:现在的工作与死神有关。
鬼伯:古代对死神的称呼。
司:主管,掌管。
盾衰双日落:比喻过去的辉煌如同双日落般不再。
夷惠:古代贤人夷吾和惠施的合称,代表传统文化。
遗:遗留,消失。
衰俗:衰败的风俗。
吾无恨:我没有遗憾。
紫芝:紫色的灵芝,象征仙道或美好的事物。
翻译
歌声如同薤露般凄凉,秋草茂盛一片凋零。过去专心于文学之事,如今却与死神共事无异。
盾牌的光辉已逝,像日落般暗淡,夷惠的传统也一同消亡。
面对衰败的风俗我并无遗憾,因为亲人曾见证过那紫色的仙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郑樵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已故的通判黄子方。诗中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和对过去的回忆。
"歌成薤露悲",以《薤露》之曲引发出对死亡的哀伤,暗示了黄子方的离世如同歌曲中的凄凉调子。"秋草正离离",通过描绘秋天的草木凋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昔异修文事,今同鬼伯司",回忆过去黄子方致力于文学之事,如今却与阴间的鬼神为伴,表达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惋惜。"盾衰双日落",可能暗指黄子方的去世如同太阳落下,象征着他的光芒不再。
"夷惠两风遗",提到夷惠,可能是黄子方的雅号或特质,这里赞扬他遗留下来的美好风范。"衰俗吾无恨",诗人表达自己对社会风气的失望,但并不因此而对黄子方怀有怨恨,因为他深知黄子方的高尚品质。
最后,"亲曾识紫芝",可能是黄子方生前的某种爱好或象征,诗人借此表达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以及对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黄子方的回忆和对当下社会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